部分診所醫院僅為薪資低醫師投保 多位醫師成為勞保孤兒

林欣儀 莊志成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醫師職業風險高,但卻有醫師無法投保勞保,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接獲各縣市醫師投訴,一年就有多達30起,直言許多診所和醫院只願幫相對低薪的勞工投保,選擇性忽略薪資較高的受僱醫師。勞動部表示,公立醫院都有強制投保,但四人以下、非法人登記的診所及醫院則為非強制單位,也沒有罰則,是否要擴大強制納保的議題,會再向各界徵詢意見。

醫護人員在第一線對抗疫情,辛苦、風險又高,但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接獲各縣市醫師投訴,許多在診所或是在醫院兼門診的醫師卻無處可以投保勞保,一年就有30起。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廖郁雯指出,「四萬九千多名醫師來講,確定合法強制投保的這些醫師只有八千多位,那如果勞保條例再沒有幫他們加保的話,如果它們遭遇通勤職災或者是像現在打疫苗的期間,很可能會被傳染新冠肺炎的相關疾病的話,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去求償的。」

根據規定,只要是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身分,便可以投保在職業工會,但醫師工會陸續幫多位醫師申請投保,卻都被勞動部發函打了回票,理由是受僱醫師可以選擇其中一間診所或醫院投保,但醫師工會表示,許多診所和醫院只願幫相對低薪的勞工投保,選擇性忽略薪資較高的受僱醫師。

勞動部勞動保險司科長蔡嘉華表示,「公立醫院院所它一定是強制單位(強制投保),它不是財團法人或社團法人登記的,或者是它僱用四人以下的,這些醫療院所它就是我們的,在勞保條例裡面是一個自願的投保單位(彈性投保)。」

醫師工會呼籲,盡速提出修正方案,強制非法人登記的診所及醫院能轉為強制投保單位,勞動部表示,攸關擴大強制納保的議題,會再徵詢各界意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