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質疑台灣對核災管控應變能力差 原能會:一直都有「最壞的劇本」

核四是否重啟的公投,因為疫情從八月延期至十二月,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指出,日前核二廠才發生座椅不慎碰觸蒸汽隔離閥開關,導致機組跳機,暴露出人為疏失無法預料,也恐成核災因素之一,因此認為,若台灣要討論是否重啟核四,就應該把如果有核災,將發生「最壞的劇本」與如何應變,納入考慮。

上個月二十七日,核二廠2號機,發生座椅不小心撞到隔離閥開關,導致反應爐急停,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認為,這顯示出人為疏失無可預料,這次是反應爐 急停,但也有可能下一次引發核災,更批評台電長年自詡核安第一,但一切都是他們自己說了算,陷人民於賭注之中。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質疑,「最誇張的什麼,最誇張的是這一切東西都是他們說的,因為監視器放在那個地方沒有錄影,這就是台灣的核能安全,三十幾年是這樣在做的,我們就是拿命在賭。」

而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指出,台灣目前尚未有核災發生的「最壞劇本」,質疑若發生核災,恐難有應變能力,假設以日本福島核災,強制撤離二十公里範圍的民眾來看,在台灣有近三十萬人要離開家園,若是用美國撤僑八十公里的範圍來看,在台灣有847萬人受影響,問題是在台灣根本無處可逃。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質疑,「往哪裡逃啊,都跳海嗎,不,跳海也是危險的,為什麼,因為在那二十公里外整個島都逃不掉。」

原能會回應,一直都有最壞的劇本。原能會核技處長李綺思表示,「我們都會假想電廠遭受複合式災害,然後導致爐心熔毀,然後來測驗訓練應變的人員怎麼去搶救,以及廠外怎麼去因應。」

針對環團質疑,在核災撤離疏散,未見過大量人車出現的實地演練,質疑成效,原能會表示,從福島的經驗來檢討瞭後,目前是以預防性、分時分區方式疏散,避免大量的人車讓交通動彈不得。原能會強調,今年福島核災發生十周年,已完成全國核災能量的盤點整備,像收容站能量、軍警應變人力,與輻射偵檢設備等等,盡可能做好所有可能的準備。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