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賜輪擱淺賠償結果出爐 日船東將與貨主、航商協調分攤5億5000萬美元
徐家仁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根據最新的外電消息,今年3月下旬發生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輪擱淺事件,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和日本船東「正榮汽船公司」達成最終和解,金額由管理局原本提出的9億1600萬美元,降低為5億5000萬。另外,船東已經在日前宣告共同海損,後續將與相關的貨主與航商協調,分攤這筆費用。
3月間在蘇伊士運河擱淺,造成運河兩邊超過200艘大小船隻無法通行的長賜輪,由日商船東正榮汽船公司,租賃給台灣的長榮海運,是航行歐亞航線最大的貨櫃輪之一。事發當時正由馬來西亞前往荷蘭鹿特丹途中,疑似在8到9級強風吹襲下失控。
經過各方近一個星期的搶救,長賜輪於當地時間3月29日重新浮起,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也宣佈恢復雙向航行。但因相關的賠償爭議,長賜輪被埃及司法機關扣押在運河中段的大苦湖。
蘇伊士運河是全球海運的重要管道,也是埃及政府的金雞母。對於長賜輪擱淺事件,管理局主張船東必須賠償新台幣超過255億元,包括運河阻塞減少的收益和搶救的費用等等,雙方談判一度陷入僵局。
隨後埃及方面同意降低求償金額,調整為5億500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53億4000多萬,包括賠償一艘拖曳能力達75噸的拖船,至於其他細節雙方並未對外公開。長賜輪預計在當地時間7日離開被扣押所在的大苦湖,繼續未完的航程。
另一方面,船東已於日前宣告共同海損,也就是由裝載貨物的貨主以及相關的航商,要求分攤和解的賠償費用,這部份細節還有待船東與有關業者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