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李秉穎:長者打疫苗本就有風險 但可降低新冠肺炎重症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台已有超過40名長者在打新冠疫苗後猝死,雖然還未釐清是否與疫苗有直接關聯,但引起恐慌,高齡者施打意願下降。對此不少醫師還是建議,長者打疫苗本來就有風險,但在社區大流行期間,打疫苗能降低重症。至於疫苗陸續到貨,能否讓台灣產生集體保護力?有醫師則分析,要看施打的族群和速度。

全台都傳出注射AZ疫苗後猝死個案,引發高齡者緩打潮,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王明鉅在臉書貼文質疑,目前無法證明這些打疫苗後死亡個案是巧合,還是疫苗未知風險,他認為可能是一個極不尋常的狀況。對此感染科醫師分析,因近期施打疫苗多數對象為80歲以上長者,本來就是高風險族群,目前研判死亡率還沒有超出背景值。

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分析,「因為我們現在打的族群不是一般的老人家,而是85歲以上的,她的死亡率會比一般所謂的老人家的死亡率還來得高一點,我們現在可以說我們看到的死亡的發生率,並沒有高於我們的背景值。」

醫師認為,各種廠牌的疫苗都有不同風險和副作用,這部分還需要科學數據來驗證,而美國挹注我國最新一批超過百萬劑的莫德納疫苗,即將在週日到貨,加上日前日本捐贈和我國自購,累計共近五百萬劑疫苗,是否足以讓台灣產生集體保護力?醫師分析,要看施打的族群和速度。

北醫胸腔科主任周百謙指出,「我們施打疫苗的一天總能量,如果醫護人員都動員的話,一天大概二十萬到三十萬,所以這種概念下的話如果說,這四百多萬劑接近五百萬的疫苗要來施打,預計應該是在二十天到三十天左右可以陸續施打完畢。那今天如果說全國注射的話,可能在西部的覆蓋率如果略有不足的話,一些隱形傳播鏈其實如果沒有辦法透過廣篩跟普篩產生保護力的話,他其實還是沒有辦法到達我們所希望看到的一個群體免疫的效果。」

基層醫師呼籲,要加速疫苗施打速度,若是高齡者施打率下降就儘速再往下一個類別推進,提升整體接種率。不過,儘管疫苗陸續到貨,醫界還是普遍認為近日要解除三級警戒有難度,因為每日確診病例數還未下降到兩位數,社區隱形傳播鏈仍還在持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