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縣市傳統市場採取身分證尾數分流 雙北暫不跟進由管理單位自主控管
陳奐宇 孟昭權 /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避免傳統市場的人潮群聚造成防疫破口,包括高雄、台中、基隆以及桃園等多個縣市,先後宣布市場分流措施,希望民眾能夠按身分證的尾數單雙號,分流採買。雙北市則是呼籲自主分流,部分市場還推出網購平台,以降低疫情對生意的衝擊。
高雄鳳山的瑞興市場31日上午人潮不減,民眾在出入口排隊填實聯制資料或掃QR Code;連外圍攤商多數也有QR Code,但攤商表示,會掃碼實聯制的顧客目前是一半一半。
攤商洪先生說:「有的會掃(QR Code)有的不會掃,今天才剛第一天設置,所以顧客還不太知道。」
攤商羅小姐則表示,「都怕北部的回南部,(掃QR Code)年輕的多,可是老的人他就沒辦法了,他就要用寫的,所以今天大家就趕快出來啊,因為你明天(6/1)就正式開始(分流)。」
傳統市場人潮容易變成高風險群聚,除了市場實聯制,未來上市場要記得帶身分證,基隆、台中跟高雄採取市場分流措施,比照之前分流領口罩一樣,民眾身分證尾數是單數一、三、五、七、九,每周三、五、日去採買,尾數雙數0、二、四、六、八,每周二、四、六採買。
高雄市6/1起輔導三天,若做不到分流、人潮聚集太多的市場,不排除強制停業。
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說明,「(稽查)在人流的管制上是否有辦法做到出入口的管制,以及要勸導消費者自主的來做分流,針對身分證的尾數,如果是單號的話我們希望(週)三五日進行消費,雙號的話(週)二四六。」
為避免市場成防疫破口,桃園、新竹、苗栗跟嘉義市,31日也宣布跟進分流。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我們希望每週一次,一次購足,所以希望在市場當中能夠減少停留的時間,因此我們也決定分流計畫叫單雙分流。」
疫情相對嚴峻的雙北,尚未祭出分流管制,而是呼籲市場管理單位及市民自主分流,台北市長柯文哲呼籲民眾一週上2次市場就好,並要求市場減攤;而像台北永春市場就採門牌號碼單、雙號自主分流,甚至細分以樓層數的單、雙數錯開來市場的時間,另外也能上網預購後,再到市場門口一次取貨。
永春市場自治會長黃秀玉表示,「他也怕我會怕,他也不用進來市場,有時候你跟我講說你要買什麼講一講,我們幫你整理好對不對,就拿到門口給你就好啊,市場內基本上都沒問題 ,有問題都出在流動攤販。」
另外像台北士東跟南門市場、新北秀豐、泰山和三峽市場等,都加入市場網購平台,在家下單就能一次買齊。傳統市場生意因疫情受到不小衝擊,為生存只好積極轉型、成立網購平台,希望能挺過這波疫情,不影響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