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指台灣鳳梨含盾介殼蟲 陳吉仲:中方未給照片證據
葉霈萱 謝其文 王德心/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在日前,以檢驗出介殼蟲為理由,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上星期又通知,在二月底到達的五批台灣鳳梨,出現盾介殼蟲,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中方沒有提供照片和證據,而且在台灣的產區找,都沒有發現這種介殼蟲。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以檢驗出介殼蟲為理由,公告三月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而且上週再度通知,二月底到達的5批台灣鳳梨,又發現菝葜黑圓盾介殼蟲。不過沒有提供照片與證據,且到我國產區去找,都沒有發現該種介殼蟲。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有史以來在台灣很少發現,在中國也沒有發現的。我們很簡單,他們一通知我們,我們當天回應說,你給我們照片,告訴我們你的科學證據在哪裡?我們也到我們的產區去找,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情事。」
陳吉仲更說,農委會定調此次鳳梨介殼蟲事件,是單純的「防檢疫問題」,並非有政治因素介入。如果能解決此問題,就能回歸市場經濟。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解釋,「只要這個介殼蟲的議題解決了,因為鳳梨賣到對岸是一個市場經濟,它不是像之前有所謂的政治訂單,或者是外界政治因素來介入的。只要是市場經濟在走的,我們就比較不用擔心。」
而學者指出,中國也屬於介殼蟲疫區,但中方指稱的盾介殼蟲,的確在中國國內沒有紀錄,台灣則是近幾年才發現,並不常見,甚至不好從外觀鑑定,推測因此成為中方「禁台灣鳳梨」的著力點。
台大昆蟲系主任蕭旭峰說明,「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三個(介殼)蟲,前面兩個,粉介殼蟲,其實中國大陸都確定已經有紀錄了,可能他們會比較著力在這個第三種(盾介殼)蟲上面。現在問題來了,這個蟲如果中國大陸也有的話,事實上他可能,立論就比較沒有那麼強。」
學者表示,進口國都會進行害蟲的風險評估,如果發現水果上有害蟲,大多會要求當場蒸熏處理再入關,或是退運後,透過貿易談判和出口國溝通。但直接判定高風險並停止進口,不符合常規,也突顯兩岸鳳梨角力,少不了政治味。
中國海關總署日前以檢驗出介殼蟲為理由,公告三月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而且上週再度通知,二月底到達的5批台灣鳳梨,又發現菝葜黑圓盾介殼蟲。不過沒有提供照片與證據,且到我國產區去找,都沒有發現該種介殼蟲。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有史以來在台灣很少發現,在中國也沒有發現的。我們很簡單,他們一通知我們,我們當天回應說,你給我們照片,告訴我們你的科學證據在哪裡?我們也到我們的產區去找,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情事。」
陳吉仲更說,農委會定調此次鳳梨介殼蟲事件,是單純的「防檢疫問題」,並非有政治因素介入。如果能解決此問題,就能回歸市場經濟。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解釋,「只要這個介殼蟲的議題解決了,因為鳳梨賣到對岸是一個市場經濟,它不是像之前有所謂的政治訂單,或者是外界政治因素來介入的。只要是市場經濟在走的,我們就比較不用擔心。」
而學者指出,中國也屬於介殼蟲疫區,但中方指稱的盾介殼蟲,的確在中國國內沒有紀錄,台灣則是近幾年才發現,並不常見,甚至不好從外觀鑑定,推測因此成為中方「禁台灣鳳梨」的著力點。
台大昆蟲系主任蕭旭峰說明,「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三個(介殼)蟲,前面兩個,粉介殼蟲,其實中國大陸都確定已經有紀錄了,可能他們會比較著力在這個第三種(盾介殼)蟲上面。現在問題來了,這個蟲如果中國大陸也有的話,事實上他可能,立論就比較沒有那麼強。」
學者表示,進口國都會進行害蟲的風險評估,如果發現水果上有害蟲,大多會要求當場蒸熏處理再入關,或是退運後,透過貿易談判和出口國溝通。但直接判定高風險並停止進口,不符合常規,也突顯兩岸鳳梨角力,少不了政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