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卻也引發國人大團結,截至昨天國內外企業採購、外銷及加工等數量,超過4萬公噸,相當於去年度外銷中國的數量。另外,日本也傳來捷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台灣鳳梨外銷日本的預估將超過5000公噸,比去年成長1.3倍,創下歷年新高。 工作人員將一顆顆鳳梨放上輸送帶,送進機器包裝,準備送往日本市場銷售。台灣鳳梨今年外銷日本的目標量,預估翻倍成長到5000公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3日南下公開宣示,要讓農民對政府有信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在2019不到1000公噸,在2020去年,即使(有)疫情,我們增加外銷到日本的鳳梨是2100多公噸。我們原本預估(今年)是3500公噸可以外銷到日本,因為這一次的事件,我們預計可以外銷5000公噸。」 鳳梨危機讓國人大團結,到2日為止,國內外企業採購、外銷及加工等數量已達4萬1千多公噸,相當於去年度外銷中國的數量,但陳吉仲也強調會持續跟中國溝通。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我們持續地會跟對岸,在防檢疫這樣的管道持續地來溝通,依照國際的貿易規範底下的這樣規則(協商)。」 由於鳳梨產季是3到5月,少了中國市場讓部分農民不免擔心盛產期會滯銷、價格下跌,但也有業者持樂觀態度。 農民溫先生說:「(價格)絕對崩,鳳梨這麼多,怎麼吃得完?」 屏東綠地農特產品生產合作社郭智偉則認為,「其實短期的衝擊當然是難免,透過這次的機會,其實有很多的貿易商,比如說今天出口的台農發,它在日本的實質訂單其實已經有看到增加。」 農委會表示,目前國內外採購量已超過輸出中國的數量,這些預購量盛產期會分配到各產地,確保價格維持往年水準。另外會繼續拓展海外市場,除可出口生鮮鳳梨的17國,還會以加工方式外銷其他國家,化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