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助中國母公司挖我研發人才 智鈊、芯道負責人交保
陳冠勳 莊志成 / 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半導體公司比特大陸,涉嫌掩飾中資身分,在台成立智鈊及芯道公司,且高薪挖角大批台灣研發人才,3年就挖走200多人,檢方約談相關負責人,訊後諭令10到20萬元交保,據了解,遭到挖角的工程師,曾經任職聯發科等大廠,檢方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偵辦。
見到鏡頭不發一語,他是芯道公司的黃姓負責人,訊後檢察官諭知20萬元交保。同案被告還有智鈊公司顏姓負責人,同樣閃避媒體鏡頭,訊後被以10萬元交保,檢方調查發現,這兩家公司,涉嫌挖角我國IC研發人才,替對岸母公司「比特大陸」研發AI晶片。
比特大陸公司是鎖定區塊鏈發展,這間從事設計比特幣礦機晶片,曾經是台積電的客戶,還傳出,當時台積電有要求簽署無任何妨礙營業秘密和智慧財產權的特別版聲明書,否則就不生產。如今卻被發現,找來曾任職我國科技大廠的吳姓和曹姓男子,出任子公司晶視智能公司高層,再透過人脈獵人頭,並涉嫌在2017年,在沒有經過主管機關許可下,就台成立「智鈊」和「芯道」兩間公司,以2倍以上年薪挖角我國研發人才,三年來在台科技圈獵人頭超過200人,更傳出不乏有在聯發科等大廠任職的工程師。
檢調將全案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沒有經過許可在台從事業務活動的罪嫌來偵辦,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更將進一步釐清,被挖角的工程師,是否有竊取核心技術「帶槍投靠」,不排除依違反《營業秘密法》等罪,擴大偵辦。
見到鏡頭不發一語,他是芯道公司的黃姓負責人,訊後檢察官諭知20萬元交保。同案被告還有智鈊公司顏姓負責人,同樣閃避媒體鏡頭,訊後被以10萬元交保,檢方調查發現,這兩家公司,涉嫌挖角我國IC研發人才,替對岸母公司「比特大陸」研發AI晶片。
比特大陸公司是鎖定區塊鏈發展,這間從事設計比特幣礦機晶片,曾經是台積電的客戶,還傳出,當時台積電有要求簽署無任何妨礙營業秘密和智慧財產權的特別版聲明書,否則就不生產。如今卻被發現,找來曾任職我國科技大廠的吳姓和曹姓男子,出任子公司晶視智能公司高層,再透過人脈獵人頭,並涉嫌在2017年,在沒有經過主管機關許可下,就台成立「智鈊」和「芯道」兩間公司,以2倍以上年薪挖角我國研發人才,三年來在台科技圈獵人頭超過200人,更傳出不乏有在聯發科等大廠任職的工程師。
檢調將全案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沒有經過許可在台從事業務活動的罪嫌來偵辦,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更將進一步釐清,被挖角的工程師,是否有竊取核心技術「帶槍投靠」,不排除依違反《營業秘密法》等罪,擴大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