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北港傳統工藝 雲縣打造「街角藝事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走進活版印刷故事館,裡面保存各式各樣的活版文物,有鉛字、手工鑄字用的銅模與八十多年前的手工印刷木盒,讓民眾來到這裡能了解過去的印刷工藝演變與故事。
華星印書局活版故事館蘇明堂說:「這就有八千多個字,然後這個一個字,如果比較沒使用的,至少還有做三個字。那有常使用的就有十多字,如果要算共有多少個字數量,我也不知該怎麼算。」
為了要發揚北港傳統工藝及保存技術,雲林縣府文觀處爭取文化部經費,透過公開遴選北港鎮內五處藝師工作室,進行空間改造,將它們打造成街角藝事館,要讓遊客來到北港體會在地工藝文化。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說:「將自家創作的地點,然後經過一個專業的,大家來做有形的,這樣的場域怎麼幫它做有形改造,將無形的工藝魅力技術的保存,讓這地方變成另類的一個,可以讓人家讀它千遍萬遍的。」
雲林縣府表示,這個改造計劃耗時兩年多完成,除了活版印刷工作室,還包括雕塑、拼布、偶戲和彩畫等工藝技術,改造後工作室以開放展覽館概念呈現,透過每各工藝師創作展演,讓遊客深入體會北港的工藝魅力。
華星印書局活版故事館蘇明堂說:「這就有八千多個字,然後這個一個字,如果比較沒使用的,至少還有做三個字。那有常使用的就有十多字,如果要算共有多少個字數量,我也不知該怎麼算。」
為了要發揚北港傳統工藝及保存技術,雲林縣府文觀處爭取文化部經費,透過公開遴選北港鎮內五處藝師工作室,進行空間改造,將它們打造成街角藝事館,要讓遊客來到北港體會在地工藝文化。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說:「將自家創作的地點,然後經過一個專業的,大家來做有形的,這樣的場域怎麼幫它做有形改造,將無形的工藝魅力技術的保存,讓這地方變成另類的一個,可以讓人家讀它千遍萬遍的。」
雲林縣府表示,這個改造計劃耗時兩年多完成,除了活版印刷工作室,還包括雕塑、拼布、偶戲和彩畫等工藝技術,改造後工作室以開放展覽館概念呈現,透過每各工藝師創作展演,讓遊客深入體會北港的工藝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