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無颱風降溫 台灣各海域珊瑚白化嚴重
林靜梅 吳嘉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年台灣遭遇56年來,首次沒有颱風侵台,海底也大受衝擊,中研院團隊最新調查出爐,去年夏天海溫升高沒颱風降溫,各地都有珊瑚白化,其中以小琉球最為嚴重。
透過空拍機俯瞰,湛藍海水下,清楚可見水深二到五米深的地方,這裡是澎湖的西吉嶼,不過映入眼簾的則是白化的珊瑚礁。去年八月,澎湖的海水一點也不清涼,來到攝氏30到33度,造成澎湖有兩成珊瑚,達到白化四到六級的死亡程度。而澎湖還是最輕微的,白化最嚴重出現在小琉球,恐將損失55%的珊瑚。
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蘇淮指出:「一下水就會讓我覺得,哇,我第一次看到,在台灣潛水第一次看到白化這麼嚴重的。」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召集人陳昭倫也表示:「本身的狀況就不是很好,所以一旦這個衝擊一來的時候,就造成那個地方的珊瑚白化的嚴重性是更高的。」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團隊調查去年夏天珊瑚白化現象,發現31%珊瑚最終都將死亡,主因為去年未有颱風入侵,導致海水沒有機會降溫,珊瑚持續泡在熱水中,甚至連較高緯度的鼻頭角海底,也出現白化珊瑚,根據統計整個東北角約有30%珊瑚損失。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郭兆揚指出:「之前都是因為有颱風的關係,所以都打斷這個熱累積的效應,2020年的時候我們其實一個,整個台灣最大的警訊是,我們的高緯度非礁型珊瑚群聚,發生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大白化事件。」
觀測平台召集人陳昭倫指出,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國內出現報復性旅遊,也為白化的珊瑚帶來雪上加霜的傷害,若要拯救熱帶珊瑚,就必須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若海水持續升溫,將對珊瑚礁生態帶來難以回復、甚至消失的傷害。
透過空拍機俯瞰,湛藍海水下,清楚可見水深二到五米深的地方,這裡是澎湖的西吉嶼,不過映入眼簾的則是白化的珊瑚礁。去年八月,澎湖的海水一點也不清涼,來到攝氏30到33度,造成澎湖有兩成珊瑚,達到白化四到六級的死亡程度。而澎湖還是最輕微的,白化最嚴重出現在小琉球,恐將損失55%的珊瑚。
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蘇淮指出:「一下水就會讓我覺得,哇,我第一次看到,在台灣潛水第一次看到白化這麼嚴重的。」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召集人陳昭倫也表示:「本身的狀況就不是很好,所以一旦這個衝擊一來的時候,就造成那個地方的珊瑚白化的嚴重性是更高的。」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團隊調查去年夏天珊瑚白化現象,發現31%珊瑚最終都將死亡,主因為去年未有颱風入侵,導致海水沒有機會降溫,珊瑚持續泡在熱水中,甚至連較高緯度的鼻頭角海底,也出現白化珊瑚,根據統計整個東北角約有30%珊瑚損失。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後研究員郭兆揚指出:「之前都是因為有颱風的關係,所以都打斷這個熱累積的效應,2020年的時候我們其實一個,整個台灣最大的警訊是,我們的高緯度非礁型珊瑚群聚,發生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大白化事件。」
觀測平台召集人陳昭倫指出,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國內出現報復性旅遊,也為白化的珊瑚帶來雪上加霜的傷害,若要拯救熱帶珊瑚,就必須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若海水持續升溫,將對珊瑚礁生態帶來難以回復、甚至消失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