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狂漲 出口商抱怨匯損 進口商未降價
黃立偉 張國樑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台幣狂漲,近期還出現27字頭,也讓出口商抱怨說匯損幾乎吃掉獲利,但反觀進口商卻沒有跟進調降進口商品價格。也有學者指出,各國政府實施量化寬鬆,有部分資金都流進原物料,讓鋼鐵和大眾物資價格上漲,今年的進口物價可能不降反升。
台幣大漲,近來甚至出現27字頭,出口商哀鴻遍野。反觀進口商,因台幣升值受惠,卻看不到跟進調降進口商品價格。
「平常在物價波動的時候,他(售價)都調升了,這個台幣(升值)在反映這個(進口商品)價格上面的時候,就是降低價格,對我們人民對不對會比較有感一點。」「(進口)現在可能變五天一班飛機,那它的運送成本是變高的,所以我覺得這對店家來說,也不能說可以這樣子(台幣升值)然後就說要叫他們降價。」民眾說。
在這波台幣升值,進口車價似乎也沒有跟著調降。 專門從國外進口歐美高級車的外匯車商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購車民眾大增。「總代理新車價大概開價在加選配大概240幾萬,我們是現車,那我們現在200萬出頭就可以買得到。」
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車價調降機會不大,而且外國受疫情衝擊,產量銳減,二手車源跟著變少,收購價格反而變貴。
外匯車業者林宇揚表示,「台灣因為沒有受到疫情很大的影響,大家都會一直…還是一直在買車,因為沒有辦法出國,在台灣的市場就會供不應求,國外的車也不夠,自然他們就會漲價。那誰出價高,誰就可以買進台灣。」
學者分析,如果所有條件不變,只有匯率變動,進口商受惠台幣升值。但這次情況較複雜,各國實施量化寬鬆,資金流入大眾物資,價格飆漲,今年進口商品可能不降反升。
中央大學經發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去年的第三季、第四季開始,它(熱錢)也流向了所謂的大眾商品,就是原物料,以汽車來講,它的那個鋼鐵這一部份,它的原物料成本其實也是在漲。」
台幣兌美元匯率收在28.407元,貶值0.5分,尾盤由升轉貶。學者預估不久將來,台幣就會看到27塊,至於牛肉、玉米、大豆等農產品還有油價,應該有降價空間,但匯率並非影響價格單一因素,是否要降價,還得考量成本及市場需求。
台幣大漲,近來甚至出現27字頭,出口商哀鴻遍野。反觀進口商,因台幣升值受惠,卻看不到跟進調降進口商品價格。
「平常在物價波動的時候,他(售價)都調升了,這個台幣(升值)在反映這個(進口商品)價格上面的時候,就是降低價格,對我們人民對不對會比較有感一點。」「(進口)現在可能變五天一班飛機,那它的運送成本是變高的,所以我覺得這對店家來說,也不能說可以這樣子(台幣升值)然後就說要叫他們降價。」民眾說。
在這波台幣升值,進口車價似乎也沒有跟著調降。 專門從國外進口歐美高級車的外匯車商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購車民眾大增。「總代理新車價大概開價在加選配大概240幾萬,我們是現車,那我們現在200萬出頭就可以買得到。」
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車價調降機會不大,而且外國受疫情衝擊,產量銳減,二手車源跟著變少,收購價格反而變貴。
外匯車業者林宇揚表示,「台灣因為沒有受到疫情很大的影響,大家都會一直…還是一直在買車,因為沒有辦法出國,在台灣的市場就會供不應求,國外的車也不夠,自然他們就會漲價。那誰出價高,誰就可以買進台灣。」
學者分析,如果所有條件不變,只有匯率變動,進口商受惠台幣升值。但這次情況較複雜,各國實施量化寬鬆,資金流入大眾物資,價格飆漲,今年進口商品可能不降反升。
中央大學經發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去年的第三季、第四季開始,它(熱錢)也流向了所謂的大眾商品,就是原物料,以汽車來講,它的那個鋼鐵這一部份,它的原物料成本其實也是在漲。」
台幣兌美元匯率收在28.407元,貶值0.5分,尾盤由升轉貶。學者預估不久將來,台幣就會看到27塊,至於牛肉、玉米、大豆等農產品還有油價,應該有降價空間,但匯率並非影響價格單一因素,是否要降價,還得考量成本及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