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進口 李遠哲:標準以下吃了影響不大

郭采彥 陳柏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政府堅持明年放寬美國豬肉進口政策,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首度發表看法,認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經濟部長王美花則對於標示問題,重申符合國際、有客觀標準。而為了方便民眾分辨豬肉產地,農委會建置「台灣豬證明標章」,將於12月1日開始張貼,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預估,年底前、至少有1萬5千件的申請。

儘管外界質疑聲浪高漲,民進黨政府仍然堅持明年放寬美國豬肉進口政策,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首度對此發表看法。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表示,「在標準以下吃了,對健康影響不大,所以他一定有一定的標準。超過標準是不好的,有萊克多巴胺的豬都說不好,這是也不一定。」

行政院26日公布五項管制措施,包括需要清楚標示產地。李遠哲認為,政府努力做到這樣,算是不錯。但還是有人批評,沒有進一步在產品上標示是否含有萊劑,對於美國進口萊豬要不要標示的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重申,符合國際有客觀標準。農委會建置「台灣豬證明標章」,也將於12月1日開始張貼,預計年底前至少有1萬5千件申請。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我們要很客觀的來看這個問題,台灣如果要加入國際社會,在很多時候到底是符合國際的想法、還是符合其實只是做一個比較政治性的想法?」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現在進來台灣的豬肉只有13個國家,歐盟9個國家都不會有用(萊劑)。會有可能萊克多巴胺進來的只有美國(豬肉),所以標示產地來源國是美國,其實意義就很清楚。」

政府多管齊下,要降低民眾對萊豬的疑慮,民間反瘦肉精團體則認為,五大管制措施沒有效果。

民間反瘦肉精毒豬聯盟發言人李建誠表示,「針對像行政院現在提出的五大管制措施,我們認為這個都是沒有效果的。如果(立法院)表決通過或是讓它自動生效的話,我想我們都不能接受,還是會上街抗議。」

無法接受美國萊豬進口,民間團體不排除再度走上街頭,要表達反對到底的決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