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村難捨教育 公開為高教方向獻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網路和科技快速發展,對教育造成衝擊,如何培養未來所需人才是挑戰。考試院長黃榮村上午在一場研討會指出,對現在台灣的大學而言,現代化、國際化與鬆綁已不是問題,但應在國際脈絡下做好定位,台灣的高等教育可以把荷蘭和南韓做為競爭指標國家。
考試院長黃榮村說:「大學要指標,中小學要不要,國家要不要。我們現在目前台灣的狀況是,大學有盡量去找指標,但是中小學看不到我們究竟是哪一個做指標。」
在國際脈絡下做好定位,經常做好國際比較,黃榮村認為,高等教育以荷蘭和南韓為競爭指標國家,中小學則是芬蘭和日本。對此,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高教重責在培養人才,把台灣帶往未來國際競爭的舞台;但目前大學招生仍由教育部管控,或許可以透過學位授予法給大學彈性。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教育部可能還是要慢慢放掉說招生怎麼招,都是教育部在管理的這個心態。雖然說外面有壓力,但是你要把這個責任,勇敢的讓大學來承擔。」
黃榮村說,過去25年,台灣高教整體條件相當不利,世界大學排名的表現尚稱良好,要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下出頭,制定總體教育發展藍圖與路徑圖,並且推動較大幅度的整併以及高教學雜費彈性調整,是目前最需啟動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