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通過《私校退場條例》草案 3年未改善將停招

行政院會在今天通過了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的退場條例草案,要擴大退場輔導到高中職。如果被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名單,3年之內無法改善,主管機關應要求停招,同時在停招之後一年停辦,接下來要送立院審議。而教育部也說明,目前大約有10多所大專在預警名單中。

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首波出現在105年,在這之前,已有多所私立高中職關門,未來恐有更多私校步上後塵。為此,新版退場條例的退場輔導從高中職到大專,教育部指出,學校還沒惡化前,會有預警指標,未改善才進入專案輔導名單。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說:「我要不要改制,我要不要改辦其他社會福利,或是我要不要跟其他的學校合併,這三年你可以去試看看。」

專輔名單3年內未改善也改辦不成,全部停止招生,並在停招一年後停辦。重點是,停招後發給教職員工資遣、退休或離職慰助金,停辦後2個月內辦理解散清算,賸餘財產歸屬地方政府或捐贈退場基金,確保公共性。
 
至於目前有多少大專達到預警指標?次長劉孟奇一度語帶保留。

教育部政次劉孟奇說:「大概十幾間的相關預警學校,在大專校院方面。」

教育部4月就預告草案,教團陸續提建言,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肯定通過版本加碼退休慰助金,但只限退場學校。預警或轉型時就被逼走的老師仍無保障,而學校會不會趁三年改善期鑽漏洞,也是問題。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表示,「大家會比較有疑慮的,倒不是改制跟合併,是改辦到社福機構跟教育機構可能利用這個機會,他還是持有校產,去做處分校產。」

教育部表示,制定專法可加速協助辦學績效不佳的私校退場,原本推估民國121年高中新生逆增,條例從頒布後施行到該年底,後來評估可能仍有學校適用,因此拿掉落日條款,也就是說,退場基金將一直存在。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