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體錯置 研判應為人工作業流程出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指揮中心日前公布一例從中國江蘇返台的台商、案530確診新冠肺炎,結果發現是檢體錯置的烏龍,指揮中心證實案530和確診的案536檢體搞錯,實際上案530並沒有感染,而目前至少有三位都有檢體人工錯置的情形,接下來將會檢討流程,建置進一步防錯機制。
日前從中國江蘇返台確診的光電大廠台籍幹部案530,經疫情指揮中心調查後發現,是和另一名本國籍法國移入個案案536,發生檢體錯置才搞烏龍,而且這起檢體搞錯至少有3人,還包括另一名檢驗陰性的民眾。對此國內專家認為,這代表實驗室管理的螺絲鬆了。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尤其是大醫院,很多都是一條龍全自動系統了,就條碼一開始就貼上去了,不太會錯。不過現在是因為到機場去採,所以機場可能沒有辦法一條龍,那個條碼從頭到尾(一致)。」
黃立民表示,一般實驗室採檢流程包括三個關卡,第一是醫院醫護人員針對疑似個案進行採檢,然後送到檢驗室收件,最後再由專人逐批登錄資料。這三個關卡都可能出現人工作業錯置,雖然全世界沒有完全不出錯的實驗室,但必須把出錯率降到最低。而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強調,會建置防錯機制。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在機場的部分因為是兩個航廈,大家去看那些貼紙,是不是容易脫落啦,可以看看就知道,那事實上要脫落是很難的啦,基本上我們會進行除錯啦。」
陳時中強調,出包的檢體分屬兩個不同航廈,檢體貼紙也不容易掉落,研判應該是實驗室人工環節出差錯,才會誤判。未來會引進自動化核酸檢驗機型,以提升整體準確率,也會減少人工手寫標號,但強調不會懲處。
日前從中國江蘇返台確診的光電大廠台籍幹部案530,經疫情指揮中心調查後發現,是和另一名本國籍法國移入個案案536,發生檢體錯置才搞烏龍,而且這起檢體搞錯至少有3人,還包括另一名檢驗陰性的民眾。對此國內專家認為,這代表實驗室管理的螺絲鬆了。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尤其是大醫院,很多都是一條龍全自動系統了,就條碼一開始就貼上去了,不太會錯。不過現在是因為到機場去採,所以機場可能沒有辦法一條龍,那個條碼從頭到尾(一致)。」
黃立民表示,一般實驗室採檢流程包括三個關卡,第一是醫院醫護人員針對疑似個案進行採檢,然後送到檢驗室收件,最後再由專人逐批登錄資料。這三個關卡都可能出現人工作業錯置,雖然全世界沒有完全不出錯的實驗室,但必須把出錯率降到最低。而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強調,會建置防錯機制。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在機場的部分因為是兩個航廈,大家去看那些貼紙,是不是容易脫落啦,可以看看就知道,那事實上要脫落是很難的啦,基本上我們會進行除錯啦。」
陳時中強調,出包的檢體分屬兩個不同航廈,檢體貼紙也不容易掉落,研判應該是實驗室人工環節出差錯,才會誤判。未來會引進自動化核酸檢驗機型,以提升整體準確率,也會減少人工手寫標號,但強調不會懲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