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具及金屬產業 疫情中逆勢走向國際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手工具及金屬產業,今天在台中舉辦的「台灣五金展」,吸引四百多家的業者共同參展。由於手工具產業主要都在中部,業者希望可整合,打造手工具的國家隊打國際牌。
來自台灣北中南的五金產業齊聚一堂,有創新產品,也有專利技術。通訊弱電的從業人員來逛會場,也吸取最新的技術新知。
通訊弱電業者表示,「我們自己台灣,現在也慢慢走向產品的精緻化跟客製化,他說要來看一下(五金展),免得說到時候人家出了新的東西,我們又不曉得。」
工廠在霧峰的這家手工具業者,產品主要外銷歐洲,年營業額四億多,這款作為汽修工具的棘輪柄有著研發專利設計。疫情之下,雖然對產業造成衝擊,但幸好有中台灣的手工具、鑄造、工具機一條龍的產業廊道,增加了國際競爭力。
手工具業者廖佩嫆指出,疫情對產業的衝擊尤重在二、三月,「那時候非常恐怖,那現在其實客人有在慢慢回籠的狀況,手工具界大部份都是以台中為基準,所以我們在所有的生產方面,從我們的製造、還有繪圖、生產,全部都是一條龍。」
四百多家業者參加10月在台中的五金展,台灣金屬產業鍊在活動中找商機,也找合作夥伴。但業者指出,手工具及金屬零件,過去一向不被重視,但卻是工業之母,台灣在世界排名五名內,希望政府出面整合,打造手工具國家隊。
台灣鑄造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林山認為,「(政府)要撥一些經費跟計劃來提升台灣手工具,變成一個國家隊的一個領導地位,這樣可以串聯它的產業鏈。」
金屬及手工具製造業者表示,國內從代工,走向研發與品牌打造,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現在逐步整合打團體戰,希望利用中台灣產業一條龍優勢,打造國際競爭力。
來自台灣北中南的五金產業齊聚一堂,有創新產品,也有專利技術。通訊弱電的從業人員來逛會場,也吸取最新的技術新知。
通訊弱電業者表示,「我們自己台灣,現在也慢慢走向產品的精緻化跟客製化,他說要來看一下(五金展),免得說到時候人家出了新的東西,我們又不曉得。」
工廠在霧峰的這家手工具業者,產品主要外銷歐洲,年營業額四億多,這款作為汽修工具的棘輪柄有著研發專利設計。疫情之下,雖然對產業造成衝擊,但幸好有中台灣的手工具、鑄造、工具機一條龍的產業廊道,增加了國際競爭力。
手工具業者廖佩嫆指出,疫情對產業的衝擊尤重在二、三月,「那時候非常恐怖,那現在其實客人有在慢慢回籠的狀況,手工具界大部份都是以台中為基準,所以我們在所有的生產方面,從我們的製造、還有繪圖、生產,全部都是一條龍。」
四百多家業者參加10月在台中的五金展,台灣金屬產業鍊在活動中找商機,也找合作夥伴。但業者指出,手工具及金屬零件,過去一向不被重視,但卻是工業之母,台灣在世界排名五名內,希望政府出面整合,打造手工具國家隊。
台灣鑄造學會榮譽理事長陳林山認為,「(政府)要撥一些經費跟計劃來提升台灣手工具,變成一個國家隊的一個領導地位,這樣可以串聯它的產業鏈。」
金屬及手工具製造業者表示,國內從代工,走向研發與品牌打造,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現在逐步整合打團體戰,希望利用中台灣產業一條龍優勢,打造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