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島,日前爆發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領航鯨擱淺事件,共計470頭,震驚全球。當局與環保人士、志工和當地漁場工人組成救援隊伍,歷經五天成功救援近110頭領航鯨。
救援志工朱利安摩爾表示,「我們在周圍救援的時候,鯨豚是非常自在的,看得出來牠們很放心,你甚至可以聽得出來鯨豚們正在彼此交談溝通。」
不過在與時間賽跑多日之後,澳洲生態局26日斷定,塔斯馬尼亞島周邊淺海已經沒有存活鯨豚的跡象。而且這次領航鯨擱淺的數量跟體積都過於龐大,為避免鯨屍腐爛造成汙染、引發第二波海洋生態浩劫,宣布將救援行動轉為清運屍體的任務。
約350頭鯨屍暫時被擺放成堆管理,隔絕鯊魚等海洋生物侵擾。當局同時也海放了約15頭鯨屍,測試這樣的方法是否可行,風向、潮汐等自然條件都可能影響清運進度。
當地遊客說:「我們所目睹的是鯨豚擱淺的範圍之廣,看到這些數量真是讓人不知所措。」「鯨豚顯然是聰明的生物,牠們大可以繞開,真的不能理解牠們怎麼將自己落入這種境地,但就是發生了。」
至於領航鯨大規模擱淺的原因還是成謎,但可能跟領航鯨的高度社會化以及群聚生活互動羈絆深等習性有關。官方預計被成功救出的鯨群未來仍會在海中重聚,並緩慢從創傷中恢復。未來幾天可能會在附近海域發現鯨群蹤跡,因此也請求居民進行後續的監控與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