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與習近平視訊 關切新疆與香港人權

徐家仁 / 整理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美各國持續關注中國的人權議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也是前智利總統巴舍萊,表示有打算要前往新疆了解維吾爾族人情況。歐盟高層也在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視訊會議中,表達對於新疆和香港的人權情況關切。至於美國,是針對中國的棉花和紡織品等產品,將部分企業,列入黑名單,禁止外銷到美國。

衛星照片中可以看出,位於和闐的這間清真寺,在2016到2017年被強制拆除前後的對比。根據流亡的維吾爾人估計,這只不過是中國當局拆除的1500座清真寺中的一座而已。

在這個維吾爾人夢想中的「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也就是外界稱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土地上,100萬到300萬的維吾爾人,被關進所謂的再教育營進行勞改,還有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監視器與人臉辨識系統,都讓維吾爾人無時無刻不在恐懼當中過日子。

對此,包括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盟第一大國德國總理梅克爾,14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視訊高峰會上除了強調希望中國更加開放市場,也對新疆維吾爾人遭到的待遇,和香港在新版國安法之下的人權狀況表達關切。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表示:「考慮到維吾爾族人的狀況,本人的辦公室持續與中國政府,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及其政策對人權的影響交換意見。本人的辦公室也持續關注香港特區,特別是(新版)國安法帶來的衝擊。因為自7月間該法實施以來,至少有24人遭到起訴。」

然而歐盟要在經貿利益與關注人權取得平衡,顯然並不容易。聯合國人權機構目前能做的也極為有限,巴舍萊正打算前往新疆親自了解。而美國川普政府直接祭出制裁措施,對象包括新疆和安徽總共4家企業和1間製造中心,禁止輸美的產品項目包括紡織品、棉花、電腦零件等等。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指出,中國的棉花產品全球市佔率約兩成,絕大多數來自新疆,當地也是中國境內石化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