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季GDP負轉正 成長3.2%優於預期
施慧中 / 整理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官方今天公布最新經濟數字,表示隨著疫情獲得控制,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由負轉正,成長3.2%,上半年GDP則比去年同期下降1.6%,表現優於預期,但仍然面臨壓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中國國家統計局16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受到控制,經濟活動大致恢復,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同比去年出現3.2%的正成長,扭轉第一季經濟萎縮6.8%的頹勢,且表現優於先前預估。上半年GDP總值為45兆661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1.6%。
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從第2季各項經濟指標回升情況來看,中國下半年經濟持續恢復是有支撐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的復甦打好基礎,二是疫情期間發展出很多新產業新模式,第三就是宏觀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但也坦言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衝擊繼續,外部風險仍然造成壓力。
劉愛華表示,「境外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擴散,世界經濟經貿重啟可說舉步維艱,國內的需求恢復目前仍受到一定制約,穩企業、保就業的壓力還是比較大。」
中國是第一個受到新冠病毒重創經濟的國家,隨著疫情回穩也正在復甦,專家分析中國可能是今年唯一享有經濟成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但無法像2008年雷曼風暴時期一樣,再扮演火車頭帶動全球復甦。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後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中國國家統計局16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隨著疫情受到控制,經濟活動大致恢復,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同比去年出現3.2%的正成長,扭轉第一季經濟萎縮6.8%的頹勢,且表現優於先前預估。上半年GDP總值為45兆661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1.6%。
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表示,從第2季各項經濟指標回升情況來看,中國下半年經濟持續恢復是有支撐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的復甦打好基礎,二是疫情期間發展出很多新產業新模式,第三就是宏觀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但也坦言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衝擊繼續,外部風險仍然造成壓力。
劉愛華表示,「境外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擴散,世界經濟經貿重啟可說舉步維艱,國內的需求恢復目前仍受到一定制約,穩企業、保就業的壓力還是比較大。」
中國是第一個受到新冠病毒重創經濟的國家,隨著疫情回穩也正在復甦,專家分析中國可能是今年唯一享有經濟成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但無法像2008年雷曼風暴時期一樣,再扮演火車頭帶動全球復甦。

中國今天公布最新經濟數字,表現優於先前預估。(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