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足目虹彩病毒侵台,圖為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檢出染病的白蝦(圖/公視新聞)。
我國螯蝦首度檢出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案例,今農委會證實,截至6月17日止,共計檢出12場螯蝦、3場白蝦及1場草蝦檢出 DIV1,影響範圍涵蓋新北市、宜蘭縣、新竹縣、南投縣、雲林縣、高雄市與屏東縣等地。
DIV1非人畜共同傳染病,感染DIV1螯蝦通常無症狀或輕微致畜主不易發現,目前沒有特效藥,蝦隻感染後死亡率高達8成,目前病蝦未流入市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呼籲民眾無需驚慌,檢出DIV1陽性場螯蝦也將全部予以清除。
不過台灣白蝦年產值15.9億、泰國蝦20.4億,螯蝦則是3710萬元,如果受到十足目虹彩病毒感染,將重創台灣蝦隻養殖業。農委會檢疫局正在追查病毒來源,不排除海鳥、蝦苗或養殖水質遭汙染,但目前仍未定論。

檢出DIV1陽性螯蝦場清除作業進度表(圖/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目前染病率以螯蝦最高,只要養殖場罹病,檢疫局將整場銷毀,由漁業署評估後補償相關費用,並協助轉養魚類,待6個月以上再復養蝦蟹類。
根據家畜試驗所的報告中指出,最早2014年在中國白蝦養殖場發現DIV1,今年5月又在中國沿海11省發生大規模感染,我國農委會5月8日至21日檢測9縣市、上百處養蝦場,其中屏東縣1螯蝦場呈現DIV1陽性。農委會隨即擴大防疫檢疫措施,包含螯蝦場全面監測、鼓勵主要通報案例,並在5月29日起實施邊境檢疫。
責任編輯:陳佳君
最後更新:2020/06/18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