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疫情湠燒石油需求減少 衝擊石化原料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疫情爆發了後,也予國際石油價數崩盤。台塑化學廠董事長陳寶郎表示,國內五大塑膠類,攏是出對中國去,因為疫情的關係,最近真歹轉踅,希望營所稅會當寬限到年底才納。另外,靠國際訂單的紡織業,也受著真大的影響,甚至有的公司得欲收起來,欲資遣百外个員工。


位在竹北、"台元科技園區",曾被譽為"台版矽谷"。裕隆集團旗下台元紡織,20年前曾將竹北老廠房基地重新開發,成功吸引300家科技廠商進駐。不過,集團旗下的台元紡織竹北廠,卻傳出陸陸續續資遣員工,預計最快6月關廠。


台元紡織本業表現不佳,每年虧損約3到4億,加上近期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加速集團推動轉型計畫。紡拓會也表示,這波疫情,對國內紡織業影響很大,尤其國際大廠訂單銳減,今年第一、二季營收,恐怕不樂觀。


石化產業鏈下游的紡織業,表現不佳,上游石化原料業,受疫情影響,景氣也"急凍"。需求大減,國際油價崩跌,根據目前中油7D3B指標油價,每桶來到33.74美元,比上週跌16.76美元,依中油油價公式估算,下週汽油將跌3.8元,柴油跌4元,創油價公式上路後最大單週降幅。加上國內石化原料主要出口國,就是對岸"中國",疫情爆發後,近期營收更是急速下滑。


為此經濟部13號上午,再度召開"第二波"產業座談會,邀請國內"民生化工"產業出席,經濟部長沈榮津也特別出席,與業者面對面座談,讓業者向經濟部提出紓困需求。


經濟部與企業對談,還有兩個梯次座談會,預計16號、下週一,將與內需型服務業對談,下週三與金屬機電業對談,經濟部彙整所有產業意見後,再和行政院討論,讓紓困措施能真正幫助業者,至於各界認為預算太少,強調不排除有第二波紓困預備金。


記者 黃立偉 陳信隆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