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璋強調是個人初步構想,目前初步提出三個方案,第一階段針對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掃描等高階攝影,病患須自付1000元。第二階段則研擬調整門診藥費,從上限200元的定額制改成定率制,不同負擔比率。第三階段則針對癌症新藥研擬自付上限額度。
但對於這項改革方案,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把所有(醫療浪費)的責任,都放到民眾端或病人端,我們醫改會認為不盡公允,第一個醫生專業要拿出來,要有好的醫病溝通。」不過醫勞盟表態支持,理事長儲寧瑋說:「醫勞盟一直鼓吹回歸健保法上面的定率,恢復到你用多少、你按照比例要負擔多少。」
但對於這項改革方案,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把所有(醫療浪費)的責任,都放到民眾端或病人端,我們醫改會認為不盡公允,第一個醫生專業要拿出來,要有好的醫病溝通。」不過醫勞盟表態支持,理事長儲寧瑋說:「醫勞盟一直鼓吹回歸健保法上面的定率,恢復到你用多少、你按照比例要負擔多少。」
面對健保負擔可能調漲,也有病友團體呼籲政府,要考量使用者付費的能力,弱勢族群應減免費用。健保署則強調,目前都仍在精算研擬中尚未敲定,對於弱勢也會兼顧保障天花板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