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成功移植小腸 罹病11年患者重新進食
賴淑敏 彭耀祖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內器官移植,又有重大突破,台北榮總日前完成「小腸移植成功」案例,患者在罹病11年後,終於可以重新享受進食的喜悅。
65歲的黃先生,11年前突然腹痛、大量血便,送醫急救確診罹患「腸繫膜動脈」栓塞,俗稱「小腸中風」,手術後、命雖然保住了,他卻失去了所有小腸,只要吃完東西就腹瀉、完全無法吸收,只能靠點滴攝取水分與熱量,幸好日前有位大愛捐贈者,讓黃先生獲得小腸移植機會,也終於讓他重新享受進食的滋味。
65歲的黃先生,11年前突然腹痛、大量血便,送醫急救確診罹患「腸繫膜動脈」栓塞,俗稱「小腸中風」,手術後、命雖然保住了,他卻失去了所有小腸,只要吃完東西就腹瀉、完全無法吸收,只能靠點滴攝取水分與熱量,幸好日前有位大愛捐贈者,讓黃先生獲得小腸移植機會,也終於讓他重新享受進食的滋味。
小腸移植患者黃先生表示,「吃滷肉飯啦,我就嚐一點看看,我也不敢嚐太多,怕一嚐萬一怎麼樣就會很麻煩喔。」
醫療團隊表示,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為複雜、且艱鉅的治療,每年全球執行總個案數、約為100例,主要原因在於受贈者嚴格的篩選條件,包括短腸症患者沒有任何惡性腫瘤,手術時、還得克服腹腔沾黏剝離,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精密的動靜脈血管與腸道重建等。
醫療團隊表示,小腸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中最為複雜、且艱鉅的治療,每年全球執行總個案數、約為100例,主要原因在於受贈者嚴格的篩選條件,包括短腸症患者沒有任何惡性腫瘤,手術時、還得克服腹腔沾黏剝離,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精密的動靜脈血管與腸道重建等。
台北榮總兒童外科醫師蔡昕霖表示,「他必須要先做血管的重建,接下來還要再做腸道的重建和吻合,所以呢,他整個手術的時間耗時是非常的久。」
醫療團隊表示,捐給黃先生小腸的這位大愛捐贈者、幾乎是全身捐贈,包括心臟、肝臟、腎臟、肺臟、胰臟及小腸等,摘取捐贈器官的同時,移植手術也同步進行,因此移植團隊歷經11個多小時,才順利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醫療團隊表示,捐給黃先生小腸的這位大愛捐贈者、幾乎是全身捐贈,包括心臟、肝臟、腎臟、肺臟、胰臟及小腸等,摘取捐贈器官的同時,移植手術也同步進行,因此移植團隊歷經11個多小時,才順利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