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教部擬修草案 高中特教師負擔將更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教育部在近期公告,國立特教學校以及高中特教老師每個星期的教學節數草案,載明資源班教師每周至少10節直接教學,引發不少教師反彈。因為高中的資源班師生比將近26人,老師還要幫學生申請語言治療師、評量調整等間接服務,同時還要兼任行政。如果草案通過,會讓這些資源班老師工作量增加更多,卻無視於師資短缺狀況。

親職教育交流,替學生申請視障老師入校教學,或向全校說明資源班學生的課程調整,這些都是高中資源班老師除了教學,另外做的間接服務。這些服務不扣抵教學節數,今年9月教育部又公告草案,規定國立特教學校及高中特教老師每週至少10堂直接教學節數,等同讓國立高中資源班老師,增加更多工作量。

高雄國立高中資源班老師表示,「可能最近這幾年,剛好會有很多的課綱或是很多的配合計畫。我們行政業務量因此也有增加,所以導致是(學生)人數變多,行政業務量增加,但是我們的人力是沒有增加的。」

目前高中以分散式資源班為主流。從教育部公布的資料來看,107學年度全國高中職分散式資源班教師300多人,有近9千名學生,生師比超過26:1。等同1名老師照料26名特教學生,還得肩負行政業務。

1573128595b.jpg

玉井工商資源班導師楊士毅說:「高中資源班生師比(師生比)是1:26,那如果只算國立的學校、國教署的學校,我們生師比會到1:32。這些數字是把代理老師也算進來,如果沒有把代理老師,這個數字會到1:41。」

長期人力不足,又規定教學堂數,讓不少老師心寒,寫了一份長達20頁的陳情書給教育部。他們說過去10幾年發言、請願、求救都沒回應,看到草案時,不能再沉默,甚至專家學者也建議降低教學節數,但草案卻忽視實際狀況與專家建議。

教育部強調會修正草案來符合老師們需求,至於長期人力不足的狀況,也會逐一審視,儘快補齊正式員額。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