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因照顧壓力大 女子吃生白米患「異食症」
王柔婷 陳顯坤 / 高雄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雄有一名年輕女性,因為照顧病重長輩承受巨大壓力,出現生吃白米的狀況,求診精神科之後,發現是罹患異食症,經由心理諮商和藥物治療之後,已經慢慢恢復。醫師提醒,這類患者常拒絕就醫,但還是要提醒民眾勇敢面對,因為這並非無藥可治。
白色的生米,通常得煮成熟飯吃起來才會Q又香,不過高雄卻有一名女子,因為照顧病重長輩承受巨大壓力,靠吃生白米來釋放壓力。當事人說:「偷吃了一口後來就覺得好有快感,就是我就是會有一種壓力的釋放,在半夜的時候會自己醒來,然後把自己關在廚房裡面,就是會大概兩到三天吃完一包的生米。」
女子說,生吃白米的行為自己也覺得怪,故都選在半夜偷吃,還導致腹痛、牙齒嚴重磨損,等到找上醫師才發現罹患「異食症」,醫師研判生米跟女子所懷念的已故祖父有關,她才會藉由吃白米尋求小時候的幸福感來紓壓。
精神科醫師林耕新說:「一個時間點,她發現這個米的香味很像她小時候的快樂的時間,所以當她每次出現壓力比較大,或者有一些不舒服的時候,她就會想到吃生米。」
心理師顏欣怡說:「她有看診也有做諮商,那這個其實搭配的效果,其實會讓她先把每天生活裡面的事情先安穩以後,才可以挪出空間讓自己好好想一想,我要怎麼幫忙我自己。」
醫師說,異食症患者通常不願就醫,等到身體出狀況才被發現,但他提醒,這不是無藥可醫,像是這名女子透過藥物及心理諮商課程就找到原因,而且也逐步增強改善狀況的自信,建議有類似情形的民眾勇敢就醫。
白色的生米,通常得煮成熟飯吃起來才會Q又香,不過高雄卻有一名女子,因為照顧病重長輩承受巨大壓力,靠吃生白米來釋放壓力。當事人說:「偷吃了一口後來就覺得好有快感,就是我就是會有一種壓力的釋放,在半夜的時候會自己醒來,然後把自己關在廚房裡面,就是會大概兩到三天吃完一包的生米。」
女子說,生吃白米的行為自己也覺得怪,故都選在半夜偷吃,還導致腹痛、牙齒嚴重磨損,等到找上醫師才發現罹患「異食症」,醫師研判生米跟女子所懷念的已故祖父有關,她才會藉由吃白米尋求小時候的幸福感來紓壓。
精神科醫師林耕新說:「一個時間點,她發現這個米的香味很像她小時候的快樂的時間,所以當她每次出現壓力比較大,或者有一些不舒服的時候,她就會想到吃生米。」
心理師顏欣怡說:「她有看診也有做諮商,那這個其實搭配的效果,其實會讓她先把每天生活裡面的事情先安穩以後,才可以挪出空間讓自己好好想一想,我要怎麼幫忙我自己。」
醫師說,異食症患者通常不願就醫,等到身體出狀況才被發現,但他提醒,這不是無藥可醫,像是這名女子透過藥物及心理諮商課程就找到原因,而且也逐步增強改善狀況的自信,建議有類似情形的民眾勇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