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高,立委開「囤房稅」公聽會,學者認為高房價、高空屋率現象造成世代不公平,囤房稅有其必要。民間團體認為,囤房稅主要在促進空屋有效釋出,而不是在增加稅收。 台北市閒置空屋不少,但房價仍居高不下,很多人買不起,立委黃國昌4日召開囤房稅公聽會,學者認為房子商品化加上持有成本低,形成「三高現象」,造成居住的世代不公平。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高空屋的意思背後隱含供過於求,空屋才會出現,既然供過於求,價格就要下降,為什麼供過於求價格不降呢?高房價還高自有率,高自有率背後什麼含意,高自有率背後含意是,你有負擔能力,已經買得起這個情形,可是高房價又買得起,這個很怪。」 學者認為市場機制是改善關鍵,現在房市買賣價格、銷售率不夠透明,租屋市場難管理,囤房稅有其必要。民間團體認為全台有超過百萬戶的空屋跟餘屋,囤房稅目的不在增加稅收,反而是促進空屋有效釋出。 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執行長彭揚凱表示,「非自住可是你提供出來,做為出租使用,我還是維持幾乎我可以維持現有的稅制,沒有在出租使用的,這個部分上,大幅度提高他的持有稅。」 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得全表示,「今年11月我們還是會希望(全國單一自住)從現在的1.0%要降到0.6%,第三戶以上,我們就採累進高稅率。」 由於房屋稅屬於地方稅收,北市府擬推動房屋稅改革,財政部強調尊重地方自治。而促使房屋市場公開透明的實價登錄2.0,內政部將繼續推動在立法院下會期,列優先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