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追蹤魚鷹生存軌跡 英動力傘飛行家明年啟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英國一名飛行家,8月份要用動力飛行傘,跟著曾經滅絕、後來復育成功的渡鳥「魚鷹」飛行。照渡鳥的路線飛,收集氣候、環境汙染等相關資料。

在蘇格蘭凱恩戈姆國家公園裡,一隻魚鷹才剛衝到水裡約30公尺成功捕魚,在樹上準備大快朵頤。其實魚鷹在過去兩百年間,過得不怎麼順遂,還曾於19世紀時,於歐洲飽受生存威脅甚至滅絕,因為當時人們認為魚鷹會讓漁獲減少,而將其大量捕殺。最近才經過人為復育,數量逐漸恢復。

蘇格蘭野生動植物信託巡守員拉斯穆森說:「魚鷹的遷徙,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儘管每年八月牠們往溫暖的南方飛去,會有1/3的小魚鷹折損,不過科學家對牠們強大的遷徙能力,與面對大自然變遷的適應力,感到驚奇。現在,他們將有機會透過英國飛行家莎嘉丹契的幫忙,找到答案。莎嘉丹契說:「若有健康的水域跟足夠的魚量,有足夠的樹,那我們就應該會見到魚鷹出沒。約有50%到60%的魚鷹在英國孵育,但牠們都沒飛回英國繁殖。」

本身就是「無國界保育」組織聯合創辦人的丹契,已經有過跟鳥飛行的經驗。2016年,她跟著小天鵝,成功以動力傘從俄羅斯北極地區,飛行七千多公里,橫越英吉利海峽,回到英國。因此明年八月,在魚鷹準備遷徙時,她將再度以動力傘,跟著飛到迦納。

莎嘉丹契表示:「當然天氣情況可能會把我們吹掉,是的,一萬公里,行經15個國家。」

魚鷹從北方往南,飛向非洲薩哈拉以南的旅途中,會經歷惡劣天候、長途飛越海洋、酷熱,以及遇到潛在的捕食者。

蘇格蘭野生動植物信託巡守員拉斯穆森說:「天候狀況對牠們來說是相當困厄,牠們長途飛行卻不用吃東西,所以牠們最多可能用五天。飛越薩哈拉,牠們得要有足夠的體力,以及足夠的脂肪來源,才能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完成遷徙。」

牠們與生俱來的導航能力,令人好奇,屆時丹契將跟著身上裝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魚鷹飛,沿途拍下更清晰的照片,例如消失的棲地、塑膠汙染、流刺網危害、氣候變遷以及人類迫害的資訊,並在關鍵地區採樣,測試汙染、塑膠等。只是以人類的飛行力,當然比不上候鳥,丹契這趟飛行,可要有十足的勇氣與信心。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