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等退化疾病 與大腦神經發炎有關

目前在醫學界像阿茲海默症、漸凍人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都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式治療。這些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都和大腦神經發炎有關,而中研院研究團隊已經找出到其中關鍵,利用藥物或基因方式,抑制小老鼠腦內的某種蛋白質,可以減緩神經退化疾病病程。
 
過去文獻指出,阿茲海默症、亨丁頓舞蹈症等神經退化疾病重要的致病原因之一,就是大腦神經發炎,而且其中一種蛋白質會增加,但都不了解相關的病理機制和功能 。這回研究團隊發現,這種存在於大腦「微膠細胞」內的蛋白質「半乳醣凝集素-3」,如果過度發炎、失控了,會跑進細胞的消化系統「溶酶體」當中,導致細胞無法代謝,增加更多發炎反應。如果能抑制這種蛋白質,就能減緩發炎和神經退化病程。
 
1566369220k.jpg

實驗小老鼠在滾輪上跑步,右邊兩隻罹患亨丁頓跳舞症的小老鼠,沒有接受治療的那隻,跑一跑直接掉下去。
 
中研院TIGP分子醫學學程博士生蕭建靖說,「(實驗鼠)腦裡面注射了這個病毒,這個病毒主要功能是可以讓半乳醣凝集素-3的表現量下降,大量產生半乳醣凝集素-3的老鼠身上,把牠(腦內)的半乳醣凝集素-3下降下來,牠行動變好了,(原本)壽命其實只有13到14個星期壽命延長了大約5天,也就是靠近一週了」。
 
1566369438a.jpg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儀莊說,如果這些蛋白質沒有辦法消化,然後溶酶體破掉又無法代謝,微膠細胞就會大量更加發炎,如果可以抑制半乳醣凝集素-3的話,就可以抑制掉大腦神經發炎太嚴重的部分。
 
學者也進一步說明,這次的研究採用亨丁頓跳舞症,是因為病程比較快,目前也持續進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實驗,研究成果已經刊登在國際期刊當中。期待未來,能將相關研究用於不同的神經退化疾病,並成為藥物研發的應用策略。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