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小黑熊回家過程 黃美秀寫新書分享

去年七月在花蓮南安瀑布發現的小黑熊,已在今年四月底正式進行野放,屏科大副教授黃美秀將發現小黑熊、訓練各種生活技能、到回歸山林的過程集結成書,希望透過這隻有親和力的黑熊,讓更多國人了解這個物種,喚醒保育台灣黑熊的意識。

走出搬運籠,小心環顧四周後跑入森林,落難九個月的南安小黑熊,終在今年4月30日進行野放。在這之後,,屏科大副教授黃美秀只花了一個半月時間,就把整個過程集結成書。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 黃美秀說,「尤其牠還是一隻還有繁殖能力,還可以生很多小熊的情況之下,這個時候其實如果能夠回到野外,這個時候對於瀕危物種來講,其實是有積極正面的幫助。」

台灣黑熊只有幾百隻,台灣有超過2300萬人口,若同時和小黑熊遇難,一定要先救熊,黃美秀不是開玩笑,因為研究台灣黑熊20多年來,一直是靠間接證據來了解牠們,而小黑熊意外的到來,告訴大家台灣黑熊的故事,也開了她的眼界。

黃美秀說,「小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樹上睡覺,而且他很會做窩,所以這完全是開了我的眼界,另外我們把它放到森林裡面,我們時常看到牠莫名其妙,就在挖地上,挖一下,你到底在挖什麼,原來下面是螞蟻窩。」

從一堆資料到與小黑熊實際接觸,小黑熊教了自己和這個社會太多事,黃美秀相當感恩,至於小黑熊野放至今已兩個多月,情況如何,黃美秀只說,小黑熊在野放山區「一切ok」。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