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熱門 估2040年佔肉品市場3成5
曾惠敏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封面圖/美聯社)
白皙的雞肉塊煎出金黃色澤,不說您可能看不出來,這道香煎雞肉,用的是實驗室培養出來的人造肉。
人造肉品公司執行長 瓦雷提說,「我們從高品質的動物取出細胞,然後加入營養素加以培養,讓它長成肉塊。」
原本是心臟科醫師的瓦雷提,在2015年和朋友在加州合開了這家人造肉公司,除了製造雞肉,也生產牛肉和鴨肉,獲得大型食品企業的支持,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來投資。
隨著對抗暖化與動保意識高漲,美國出現了不少此類新創企業,舉凡牛肉丸子、鮮魚餅等食材,都可以透過實驗室,利用動物幹細胞培養製造,既能省去飼養牲畜所耗損的資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減少對漁源的濫捕,也提供人們吃肉的另類選擇。
人造肉品執行長 史皮爾斯表示,「我們製造不經屠宰的肉品,我們知道潛在市場很龐大,人們想吃非經動物屠宰的可口肉品。」
一份六月份出爐的研究估計,到了2040年,細胞培養的人造肉,將在全球肉品市場占有三成五的市佔率。不過人造肉的安全性如何?消費者接受度究竟有多高?都是進入量產之前,必須先克服的挑戰。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員 馬丁認為,「目前並不清楚消費者有選擇的話,會不會選擇實驗室生產的人造肉。」
美國農業部和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今年3月宣布將共同監督人造肉的生產,以確保它的安全性。然而人造肉可不可以標誌為肉品,已經引起傳統屠宰肉商的質疑,加上目前生產成本仍舊偏高,人造肉要走向普及化,仍舊面臨諸多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