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參與電影科技團隊 馬萬鈞博士著"小金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佇好萊塢電影產業內底,利用特效技術呈現的「數位演員」真時行。2019年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著獎的人是研發「面部特寫技術」的南加大團隊。其中,對臺灣來的資工博士馬萬鈞,成做除了李安,第二个提著奧斯卡獎的臺灣人、也是「科學技術成就獎」頭一人。公視新聞團隊,來去洛杉磯,佮恁做伙來看「面部特寫技術」的呈現。

==NS==
已故演員保羅沃克,「玩命關頭7」這一幕,讓許多影迷印象深刻。
==NS==
還有全球影史最高票房的「阿凡達」,這些膾炙人口電影的數位角色,都有使用「臉部捕捉特寫技術」。


==Google AR/VR部門軟體設計師 馬萬鈞==
請(保羅沃克)他弟弟來這邊掃描
然後他們建立出這個
比較逼真的保羅沃克頭型
裝置呢 提供一些特殊的光源
我們會分析這些照片
然後去計算出它的這個
臉部的幾何 是什麼樣的分布
(像是)皺紋 毛孔
這都可以被捕捉非常好


來自台灣的資工博士馬萬鈞,在2005年就讀博士班期間,參與當時國科會的「千里馬計畫」出國,和南加大教授、戴貝維克團隊,共同研發這項技術,有效取代過去要建造「石膏模」、耗費大量成本打造的數位替身,成為好萊塢電影產業主流,更榮獲2019年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
==NS== (12秒)
科學技術成就獎 頒給戴貝維克
霍金斯 馬萬鈞和余修明(音譯)
因為他們製作了
臉部捕捉特寫技術
和Light Stage X裝置



走進位於洛杉磯的工作室,可以看見名為Light Stage X的大型球體。上頭佈滿相機和數百個LED燈,走進裝置裡、經由球體光源射出的樣式,就能捕捉臉上皺紋、毛孔、皮膚等細微結構,重建高解析度的臉部模型。
==Google AR/VR部門軟體設計師 馬萬鈞==
只要花兩秒鐘的時間
就可以拍攝到一個
非常精密的一個頭型
以往的做法
可能要塗上一些建模材料
就像我們做齒模一樣
再去把這個臉的石膏模建出來
然後再去做掃描的動作
我覺得主要就是方便性


談起研究技術,馬萬鈞細心講解。身為奧斯卡「科技成就獎」的第一位台灣獲獎者,馬萬鈞沒有因此停下研究腳步,持續和Google團隊投入虛擬實境研究,目標是把電影呈現效果,轉移到手機、再創數位視覺領域的新高峰。

記者 曹晏郡 蔣龍祥 美國洛杉磯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