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小黑熊野放一週 保育協會公布畫面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與媽媽走失落單的花蓮南安小黑熊,經過九個月的照顧與訓練下,於4月30日完成野放,一周之後,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今天公布小熊野放的畫面,小熊走出搬運籠時,謹慎小心地環顧四周環境,根據現場獸醫描述,牠在回頭一望之後,就奔跑進入森林裡。
飛越中央山脈的的黑鷹直升機,降落在花蓮山區一處平坦地點,南安小黑熊即將回家了。工作人員與當地居民合力抬著搬運箱,先走過狹窄山徑上,接著下切陡坡,來到野放地點,就定位後,獸醫檢查吃下鎮定劑的小黑熊,是否確定藥效已退。
一切準備就緒,由人稱黑熊媽媽的屏科大副教授黃美秀,緩慢拉起籠子的閘門,小黑熊的家已經近在眼前。
小黑熊緩慢步出籠子,腳步謹慎,雙眼不停左右巡視,工作人員表示,小熊的表現,代表牠是隻小心的熊,而沒多久,小熊在回眸一望之後,接著就奔跑、進入森林,也讓整個野放過程大功告成。
落難小熊這九個月來,從治療、照護到訓練,已經長成頭好壯壯,與其說救了小熊,工作人員更認為,不如說是小熊教育了大家。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野動照養員 張碩軒表示,「被我們救傷,不僅僅只是人道的一種展現,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牠們身上去了解這個物種。」
而野放團隊的靈魂人物黃美秀,則滿是牽掛,希望能喚醒社會保育台灣黑熊的意識。
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 黃美秀說,「你會擔心牠會不會遇到壞人,或者中吊子、中陷阱,你已經竭盡所能了,你還是為牠擔心,而這個擔心,其實應該是我們更應該保護台灣黑熊的一個重要的動機。」
根據團隊監測,野放後的小黑熊,第二天出現在2千公尺的稜線上,跑了一公里遠,野放過了一周,已到人煙罕至之處,牠被訓練離人越遠越好,不過台灣社會卻因為牠的誤闖人間,上了一堂珍貴的保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