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大裁員2500人 桃園勞局入廠訪查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華映公司在昨天宣布,將會在5月10日裁員2500人,而桃園市勞動局也在今天上午派員入廠訪查。華映表示,目前的員工薪資都有給付,預計4月上旬才會有確切的裁員名單,而這也是繼去年宏達電解僱1500人之後桃園市府受理人數最多的大量解僱案。

華映去年底爆發財務危機,去年向桃園地院聲請重整,無奈撐不過寒冬,將在5月10日裁員2500人。

華映員工說,「現在還不知道,裁是70%應該會裁到。」另一位華映員工表示,「公司可能也有它的難處啦,畢竟它之前虧了那麼久。」

裁員消息一出,上午華映開盤股價直接打入跌停,桃園市勞動局一早也派員入廠訪查。

桃園市勞動局主祕 陳先琪表示,「後續公司跟工會的協商,勞動局也會全程派員參與。」

華映向勞動局表示,目前員工薪資都有給付,未來大量解僱勞工也會依相關規定處理,預計4月上旬才會有確切名單,而這也是繼去年宏達電提出大量解僱1500人以後,桃園市政府受理人數最多的大量解僱案。

桃園市長 鄭文燦表示,「我們的市政府團隊也進場去輔導,要把這2500位員工能夠順利的轉介。」

事實上華映成立至今已經有49個年頭,也曾經是台灣第一家量產大尺寸TFT的面板廠,如今營運陷入絕境,分析師認為可能與決策錯誤有關。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深分析師 曾俊洲指出,「對華映來講,它本身的產線又相對比其他小廠還大蠻多的,可是它又跟友達、群創又沒辦法比,所以說它其實變成說,除了往利基型發展外,它還有一部分要鎖定在這種消費型,像手機平版這些,可是手機跟平版,相對其實需求是比較差的,而且獲利毛利也比較差,所以我們看它這幾年來,其實華映幾乎都處於虧損的一個狀態。」

分析師表示,面板運用其實相當多元,從過去大家熟知的手機、電腦、電視,到現在的車用面板、商用顯示器、無人商店、機器人等,但也因為新的應用市場成長還沒有這麼快速,在產業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整體面板產業在今年還是會處於比較低檔的態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