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原科中心質疑政府反核降研究補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政府提出非核家園、清華大學原子科學中心主任質疑,政府政策影響清大核能研究經費大幅下降,從每年原本五千多萬砍半,去年僅剩兩千九百萬。科技部澄清,每年整體補助一致;台電也表示,核能研究依需求導向,並沒有減少。
蔡英文政府執政強調2025走向非核家園,但去年「以核養綠公投」過關,經濟部年初拍板定案,核能不重啟、不延役。如今有清大原科中心教授質疑,因為非核政策走向,導致清大「核工與輻射應用領域」經費年年減縮。
清大原科中心主任 葉宗洸說:「同樣的也是因為政府不重視,一方面對核電打壓比較頻繁,對於吸引年輕學者投入這個領域,當然就會造成負面影響。」
葉宗洸憂心,因為非核政策,研究轉向除役與核廢處理,經費緊縮下,恐衝擊未來核能人才培育。
據葉宗洸指出,近三年清大整體核能研究經費,從105年的五千850萬、106年也有五千680萬,沒想到到107年卻只剩下兩千980萬元,幾乎砍半。但科技部也澄清,近三年「原子能科技學術」補助給學界的整體經費,都維持在四千餘萬左右,沒有減少。
台電發言人 徐造華表示,「台電公司其實我們非常重視各項研究發展,但是我們研究發展經費其實也是逐年提高,但是我們投入在的地方,必須要配合我們的需求簡單講需求在哪裡,研究經費就會投入在哪裡。」
學界核能研究經費主要來自科技部、台電與原能會。台電也對此澄清,研究經費沒有變少,而是依照現有需求導向,朝向應用研究層面,研究計畫分配也比照政府採購法,並無獨厚特定學校。
蔡英文政府執政強調2025走向非核家園,但去年「以核養綠公投」過關,經濟部年初拍板定案,核能不重啟、不延役。如今有清大原科中心教授質疑,因為非核政策走向,導致清大「核工與輻射應用領域」經費年年減縮。
清大原科中心主任 葉宗洸說:「同樣的也是因為政府不重視,一方面對核電打壓比較頻繁,對於吸引年輕學者投入這個領域,當然就會造成負面影響。」
葉宗洸憂心,因為非核政策,研究轉向除役與核廢處理,經費緊縮下,恐衝擊未來核能人才培育。
據葉宗洸指出,近三年清大整體核能研究經費,從105年的五千850萬、106年也有五千680萬,沒想到到107年卻只剩下兩千980萬元,幾乎砍半。但科技部也澄清,近三年「原子能科技學術」補助給學界的整體經費,都維持在四千餘萬左右,沒有減少。
台電發言人 徐造華表示,「台電公司其實我們非常重視各項研究發展,但是我們研究發展經費其實也是逐年提高,但是我們投入在的地方,必須要配合我們的需求簡單講需求在哪裡,研究經費就會投入在哪裡。」
學界核能研究經費主要來自科技部、台電與原能會。台電也對此澄清,研究經費沒有變少,而是依照現有需求導向,朝向應用研究層面,研究計畫分配也比照政府採購法,並無獨厚特定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