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遊「還願」涉諷習近平 遭中國封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遊戲團隊「赤燭」,最新遊戲「還願」取材自民間文化,引發話題。不過因為遊戲中一張符咒被踢爆,暗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遭中國封殺下架遊戲,遊戲發行商也切割團隊,揚言求償。赤燭團隊也在官網二度道歉,不過雖然還願遭中國區封殺,卻在今日傳出全球銷售逆勢上升破百萬。
昏暗的室內,客廳牆面是老舊押花壁紙,映像管電視正播放懷舊氣息的節目。
以第一人稱視角,詭譎的氣氛讓玩家心驚膽戰,這是台灣本土遊戲團隊「赤燭」,繼「返校」之後,再次推出第二檔遊戲「還願」,回到一九八零年代老公寓,然而卻因為一張符咒,引起爭議。
這張貼在牆上不起眼的符咒,將它定格放大看,卻是篆書體「習近平小熊維尼」,此張截圖流出後,該遊戲在中國全面下架,遊戲代理商「唯晶科技」也終止合作關係,更揚言求償。
23日,赤燭遊戲團隊在臉書二度道歉及滅火,強調單純是美術人為疏失,絕非團隊立場。25日傍晚,團隊再發聲明,針對目前高估的銷量,以及網路謠傳符咒是逆向行銷、網路假冒改圖等推測做出否認。

苗博雅認為,政治嘲諷在民主國家是常態,符咒爭議卻讓遊戲在中國直接下架,明明遊戲大賣卻讓投資人終止合作。苗博雅也擔憂,遊戲公司背後若有中國資金的介入,恐怕打壓台灣國內遊戲產業的言論自由,與創作空間。
昏暗的室內,客廳牆面是老舊押花壁紙,映像管電視正播放懷舊氣息的節目。
以第一人稱視角,詭譎的氣氛讓玩家心驚膽戰,這是台灣本土遊戲團隊「赤燭」,繼「返校」之後,再次推出第二檔遊戲「還願」,回到一九八零年代老公寓,然而卻因為一張符咒,引起爭議。
這張貼在牆上不起眼的符咒,將它定格放大看,卻是篆書體「習近平小熊維尼」,此張截圖流出後,該遊戲在中國全面下架,遊戲代理商「唯晶科技」也終止合作關係,更揚言求償。
23日,赤燭遊戲團隊在臉書二度道歉及滅火,強調單純是美術人為疏失,絕非團隊立場。25日傍晚,團隊再發聲明,針對目前高估的銷量,以及網路謠傳符咒是逆向行銷、網路假冒改圖等推測做出否認。

遊戲業者 阿豪對此表示,「這應該真的是一個疏失啦,當初他們的美術,應該就真的只是鬧著玩,才把那個素材放進去,因為身為一個遊戲業者,不希望政治來模糊掉遊戲本身。」
遊戲業者也坦言,遊戲演變為政治問題,絕非業者樂見。即使「還願」在中國區下架,但目前在STEAM遊戲網站上,卻連日持續熱銷,25日更傳出破百萬的銷售佳績。
遊戲業者也坦言,遊戲演變為政治問題,絕非業者樂見。即使「還願」在中國區下架,但目前在STEAM遊戲網站上,卻連日持續熱銷,25日更傳出破百萬的銷售佳績。
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在臉書質疑,中國資金的介入,才造成那麼大的封殺效應。「就一般如果是正常商業邏輯,其實這個彩蛋讓遊戲賣得更好,投資人怎麼會,投資人應該很開心準備要賺錢,怎麼反而說立刻切割,而且還要提告,顯然你就看到,這是中資帶來非理性的政治風險,在影響這個事件。」
苗博雅認為,政治嘲諷在民主國家是常態,符咒爭議卻讓遊戲在中國直接下架,明明遊戲大賣卻讓投資人終止合作。苗博雅也擔憂,遊戲公司背後若有中國資金的介入,恐怕打壓台灣國內遊戲產業的言論自由,與創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