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逾200家車廠 監控車主行蹤
黃韻玲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開車上路之後所有行蹤全被記錄,並存在中國政府的資料庫中;根據美聯社的獨家報導,中國超過兩百家電動車製造商,應中國政府要求,做這種事。
特斯拉車主單先生開車時,覺得自己掌握的是一輛快又美麗的好車,但他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行蹤也同步被政府掌握。
特斯拉車主 單先生說:「隱私啊,你所有的行蹤不都在他的紀錄之內嗎?你到哪裡就像我看我孩子,他在哪裡、他在幹什麼,基本上方位都知道。」
上海數據中心副主任 丁曉華解釋,「銷售完一輛車以後都要把這個VIN(車牌號碼)的訊息錄入我們的平台,同時隨後這些數據就會發送到我們的平台,我們就有VIN以及我們對應的它的無論是座標、車速、電壓等等訊息。」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採集與監測研究中心為非營利機構,但由中國政府贊助;螢幕上可見已登記車為16萬8877輛,上線的有3萬1177輛。
上海數據中心副主任 丁曉華表示,「無論是公安或者檢察機關需要追溯到這個車的軌跡數據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問我要,這時候你就要提供一份,你需要這個東西的一份文字性的說明。」
2016年,中國訂定國家標準,要求電動車業者將公司車輛資訊,即時傳送給監控平台,大部分電動車業者對此監控計畫態度低調,特斯拉指出,車主買車時都會簽署隱私條款「依法將資訊分享給第三方」。
福斯汽車中國營運部主席 赫茲曼說:「坐在車裡與拿著手機在超市裡其實沒什麼大不同。」
上海數據中心副主任 丁曉華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需要通過這一類平台,來實現對個人的監視。」
美國國土安全部前部長 謝托夫則說:「若你現在所做的是給一個集權國家的政府持有工具,以進行大規模的監視,我認為這些公司必須自問,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企業價值?即使這意味著我們將放棄市場。」
大部分車主就跟單先生一樣,不知道自己的行蹤全被錄下,消息傳出,引發駕駛人對隱私權遭監控的憂慮。也有人被記者詢問若是知道這條規定的話會買嗎?民眾的答案是否定的。
九輛電動車車主當中,只有一位知道這種情況,他說,只是因為自己剛好是電動車的工程師。
特斯拉車主單先生開車時,覺得自己掌握的是一輛快又美麗的好車,但他之前完全不知道,自己行蹤也同步被政府掌握。
特斯拉車主 單先生說:「隱私啊,你所有的行蹤不都在他的紀錄之內嗎?你到哪裡就像我看我孩子,他在哪裡、他在幹什麼,基本上方位都知道。」
上海數據中心副主任 丁曉華解釋,「銷售完一輛車以後都要把這個VIN(車牌號碼)的訊息錄入我們的平台,同時隨後這些數據就會發送到我們的平台,我們就有VIN以及我們對應的它的無論是座標、車速、電壓等等訊息。」
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公共數據採集與監測研究中心為非營利機構,但由中國政府贊助;螢幕上可見已登記車為16萬8877輛,上線的有3萬1177輛。
上海數據中心副主任 丁曉華表示,「無論是公安或者檢察機關需要追溯到這個車的軌跡數據的時候,他才有可能問我要,這時候你就要提供一份,你需要這個東西的一份文字性的說明。」
2016年,中國訂定國家標準,要求電動車業者將公司車輛資訊,即時傳送給監控平台,大部分電動車業者對此監控計畫態度低調,特斯拉指出,車主買車時都會簽署隱私條款「依法將資訊分享給第三方」。
福斯汽車中國營運部主席 赫茲曼說:「坐在車裡與拿著手機在超市裡其實沒什麼大不同。」
上海數據中心副主任 丁曉華認為,「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不需要通過這一類平台,來實現對個人的監視。」
美國國土安全部前部長 謝托夫則說:「若你現在所做的是給一個集權國家的政府持有工具,以進行大規模的監視,我認為這些公司必須自問,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企業價值?即使這意味著我們將放棄市場。」
大部分車主就跟單先生一樣,不知道自己的行蹤全被錄下,消息傳出,引發駕駛人對隱私權遭監控的憂慮。也有人被記者詢問若是知道這條規定的話會買嗎?民眾的答案是否定的。
九輛電動車車主當中,只有一位知道這種情況,他說,只是因為自己剛好是電動車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