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豬瘟疫情持續擴散,多個省淪陷成為高風險區,今年10月25日,防檢局也從金門小三通水頭碼頭的中國香腸,檢驗出台灣第一件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肉製品,農委會評估,疫情已經無法抑制,這對台灣來說,是高風險炸彈,如果無法在第一時間防堵,會衝擊到整個產業、損失估計超過1500億元。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被查獲的肉類這個部分,似乎看起來到11月4日的話,完全沒有降低的跡象,這個是我非常擔心的一件事情。」
為了防堵,農委會8日舉行第一次防範非洲豬瘟的全國工作會報,當中討論,希望針對外籍配偶、入境旅客、航空旅遊業者等多重管道都要加強宣導,避免肉製品由境外被帶回國內。
黃金城說:「因為帶進來的很多都是配偶,就是陸配或者是越南配,回故鄉去然後就把肉又帶進來。」
備戰非洲豬瘟,農委會不敢大意,有關廚餘養豬的問題,農委會要求必須高溫蒸煮,不過考量有些不到20頭以下的小型養豬場設置設備可能比較困難,因此評估要設置大型集中蒸煮的地方,但與會學者還是極力建議,應該要全面停止廚餘養豬的高風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