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博覽會湧人潮 手機漫畫成趨勢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漫畫博覽會第4天,依然湧進大批人潮,今年活動結合一千個攤位、120家廠商,除了受歡迎的日本漫畫,主辦單位也特別設立專區,展出台灣各出版社,及漫畫家的原創作品。
手裡拿著一本本漫畫,耐心在等候線排隊,還有讀者,精心打扮成漫畫裡的主角人物,來表達對作品的支持,連續兩年奪得金漫獎的國內漫畫家葉明軒以李白、王維、杜甫作為創作題材,將優美的詩詞結合情感和笑點融入漫畫之中成功吸引讀者的喜愛。
漫畫迷認為,「葉老師最厲害的地方是,他可以把有內涵的部分跟充分的娛樂性,還有帶有一點點教化一些講道理的部分,就是完全的融合。」也有漫畫迷認為葉明軒畫風偏向中國風,又融入日式。
漫畫家葉明軒表示,「把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比較困難,或是真的是有趣好笑的方面,都是儘量用作品來表現。」
漫畫博覽會前3天已累積達35萬的參觀人次,周日第4天,一早就吸引大批民眾入場,今年活動結合1000個攤位、120家廠商,除了受歡迎的日本漫畫,也有專區展出台灣各出版社及漫畫家的原創作品。另外,隨著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電子書等數位出版閱讀也是新趨勢,民眾想閱讀,只需要手指輕輕一點。
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秘書長高世樁指出,「我們這些手機漫畫業者也有計畫在培養原創漫畫,透過他這個平台也推廣到全世界。」高世樁也指出,由於手機傳播速度快速,電子漫畫的數量已經增加1到2成之間。
主辦單位表示,近幾年來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台灣很多好作品慢慢被發掘出來,再加上跨媒介運用,翻拍成電視劇、動畫與漫畫的結合,或製成虛擬人物公仔,都讓台灣的漫畫市場有更多發揮空間。
手裡拿著一本本漫畫,耐心在等候線排隊,還有讀者,精心打扮成漫畫裡的主角人物,來表達對作品的支持,連續兩年奪得金漫獎的國內漫畫家葉明軒以李白、王維、杜甫作為創作題材,將優美的詩詞結合情感和笑點融入漫畫之中成功吸引讀者的喜愛。
漫畫迷認為,「葉老師最厲害的地方是,他可以把有內涵的部分跟充分的娛樂性,還有帶有一點點教化一些講道理的部分,就是完全的融合。」也有漫畫迷認為葉明軒畫風偏向中國風,又融入日式。
漫畫家葉明軒表示,「把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比較困難,或是真的是有趣好笑的方面,都是儘量用作品來表現。」
漫畫博覽會前3天已累積達35萬的參觀人次,周日第4天,一早就吸引大批民眾入場,今年活動結合1000個攤位、120家廠商,除了受歡迎的日本漫畫,也有專區展出台灣各出版社及漫畫家的原創作品。另外,隨著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電子書等數位出版閱讀也是新趨勢,民眾想閱讀,只需要手指輕輕一點。
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秘書長高世樁指出,「我們這些手機漫畫業者也有計畫在培養原創漫畫,透過他這個平台也推廣到全世界。」高世樁也指出,由於手機傳播速度快速,電子漫畫的數量已經增加1到2成之間。
主辦單位表示,近幾年來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台灣很多好作品慢慢被發掘出來,再加上跨媒介運用,翻拍成電視劇、動畫與漫畫的結合,或製成虛擬人物公仔,都讓台灣的漫畫市場有更多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