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台中南勢溪環境工程 環團批「水溝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中市南勢溪環境營造工程,是水利署的前瞻計畫,不過兩千多萬的工程經費,遭生態環保團體指責,把天然河段變成了人工溝渠。

停工又復工的南勢溪整治工程,這是台中市政府的生態工法施工現場。

再往上游走,南勢溪湧泉處有不少民眾在河邊戲水、洗衣,對於溪流應該要保持原貌還是人工化,認為安全考量是首要。

台中市向上路七段與沙田路的南勢溪河段整治工程,是生態環保團體眼中的天然河段「水溝化」工程,改變了原本的地形地貎,變成人工溝渠,他們更擔憂,這樣的治水邏輯,不但破壞生態,解決了這個河段淹水,只是把問題再往下游推。

台灣生態學會顧問張豐年說:「所以它是水溝化沒錯,但是現在下游這部份本來沒有治理,那現在的治理,它的河床河道是寬一點,那旁邊是用這種砌石,但是我們整體治理的思維,事實上跟過去就是防洪排洪(水泥工程)這個思維,應該都還是差不了多少。」

台中南勢溪整治是水利署的「前瞻計劃-水環境建設」第一期計劃,中央編列預算1500萬,台中市出642萬元經費。日前水利署長賴健信明確表示,未來將嚴格把關,剔除非必要的水泥工程,對此,台中市水利局表示,目前河川整治本來就朝去溝渠化的方向。

台中市的綠川、柳川、筏子溪及南勢溪整治工程,遭環保生態團體嚴格批判,過度人工化、水泥化。當水利工程遇上生態環保,不同的思考邏輯,對話沒有交集,如何取得平衡點,成了水利工程單位的新課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