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中低、低收入戶超過25萬戶。國內貧富差距有多大,根據財政部2016年綜合所得稅統計資料顯示,收入最高前5%,年收約 468.7萬,最低後5%,年收僅4.5萬,差距高達104倍,創歷史次高紀錄。
財政部綜合所得一科科長楊純婷指出,「現在的統計資料是綜合所得總額,政府的機會中獎彩券所得啊,或者是房地合一的分離課稅所得,那些所得其實它並沒有放在綜合所得總額裡面。」
財政部表示,數據僅供參考,還是以主計總處公布的「家庭收支調查」較為精準。不過,多數民眾認為,台灣薪資水平低,貧富差距不只104倍。
民眾說,「最低薪資也才20幾K嘛,我跟郭台銘平均下來,我們都是好幾十億、好幾百億的薪水啊,那這樣算其實不太公平,因為有些人其實連三餐吃飯都有問題。」
為改善所得分配惡化,政府藉由移轉性支付,以及租稅制度,試圖改善貧富差距,不過學者批評,租稅制度完全沒有效果,甚至是加速貧富差距惡化元凶之一。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提到,「薪資所得稅,大概一毛錢都跑不掉,反觀我們營利稅所得稅,資本利得的這個部分,課的稅很少。」
不過財政部表示,所得稅申報戶中,第8到第13分位,財富持續增加,代表中產階級財富持續累積中。但學者認為,貧富差距依舊不會改善,建議政府稅改方向,應該著眼於資本利得的富人稅,並調降薪資所得者稅賦,才能減緩貧富差距持續擴大。
為改善所得分配惡化,政府藉由移轉性支付,以及租稅制度,試圖改善貧富差距,不過學者批評,租稅制度完全沒有效果,甚至是加速貧富差距惡化元凶之一。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提到,「薪資所得稅,大概一毛錢都跑不掉,反觀我們營利稅所得稅,資本利得的這個部分,課的稅很少。」
不過財政部表示,所得稅申報戶中,第8到第13分位,財富持續增加,代表中產階級財富持續累積中。但學者認為,貧富差距依舊不會改善,建議政府稅改方向,應該著眼於資本利得的富人稅,並調降薪資所得者稅賦,才能減緩貧富差距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