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下水道挖出3千年前花岡山陶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市汙水下水道工程,最近施工人員在挖路時,在花崗山工地地面下方意外挖到一個大陶甕,初步判定這大陶甕是花岡山文化時期的陶棺,有3千年歷史。
從花蓮縣文化局所提供的相片可以看見,施工人員在民宅前挖的下水道,距離地面下方50公分處,有一個被挖破的大陶甕,不過整體已被怪手挖破,附近民眾都感到可惜。附近住戶表示,「他就是挖到,就馬上不行挖啦,等他用好才可以再挖,他去挖到破掉了。」
從花蓮縣文化局所提供的相片可以看見,施工人員在民宅前挖的下水道,距離地面下方50公分處,有一個被挖破的大陶甕,不過整體已被怪手挖破,附近民眾都感到可惜。附近住戶表示,「他就是挖到,就馬上不行挖啦,等他用好才可以再挖,他去挖到破掉了。」
由於工地現場距離花岡山文化遺址不遠,文化局相關人員馬上進駐,耗時八個工作天,將大陶甕慢慢取出,經過研判這是3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陶棺,的確屬於花岡山文化同期文物。
花蓮縣文化局資產科遺址尋查員溫孟威表示,「花岡山文化它的甕棺特色就是特別大,像它這個直徑是65公分,所以說一個成年人可以葬在裡面,之前發現差不多有13顆有記錄的啦!」
而這具甕棺最後經過清除砂石,發現裡面並沒有遺骸,也沒有陪葬品,文化局在裝箱封存後,預計在今年底以前修復完成,並與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陳有貝團隊合作,為花岡山文化遺址建構更多資訊。
花蓮縣文化局資產科遺址尋查員溫孟威表示,「花岡山文化它的甕棺特色就是特別大,像它這個直徑是65公分,所以說一個成年人可以葬在裡面,之前發現差不多有13顆有記錄的啦!」
而這具甕棺最後經過清除砂石,發現裡面並沒有遺骸,也沒有陪葬品,文化局在裝箱封存後,預計在今年底以前修復完成,並與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陳有貝團隊合作,為花岡山文化遺址建構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