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擬修法 揭露門牌地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讓實價登錄系統內容更即時、透明、正確,內政部研擬推動實價登錄地政三法修法,未來實價登錄個案資訊,將採門牌地號完整揭露,和登記同時申報的做法;不過有房仲擔心,雖然有助房價透明,但門牌揭露還是得注意個資安全。

為讓民眾獲得更正確、透明的不動產交易資訊,內政部將推動實價登錄地政三法,也就是未來的實價登錄將完整揭露門牌地號、登記同時申報,且買賣案件也改由買賣雙方,也就是民眾在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時就可併同申報,就連預售屋也全面納入。

內政部地政司科長何圳達表示,「主要目的在於促進資訊的透明化,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第二條的規定,所謂的門牌資料,不是個人資料的一個部分,所以不會有個人資料外洩的一個部分。」

內政部表示,現行實價登錄的作法,是揭露30個號碼的區間門牌,未來修法後,則是必須詳細揭露門牌,而此次修法,過去已登錄的200多萬筆也會比將照進行,民眾如果登錄不實又不更正,疑似有炒房嫌疑,罰則也將提高到最多75萬。不過外界擔心,雖然此舉有助房價透明化,但門牌揭露可能會影響個資安全。

住商不動產發言人徐佳馨表示,「以公司行號來做登錄的話,可能會出現透過其他管道,來去勾稽的可能;所以事實上如果以個資法去做為考量,內政部可能要再去全面思考細節。」

有房仲表示,過去曾發生過大額交易後,地主遭歹徒利用謄本查詢資料後進行勒索,因此個資保護也應是修法的重點。而根據內政部統計,實價登錄制度上路至今累計已開罰900多件,其中約600多件是逾期申報,不實登錄開罰則有300多件,目前這修正草案已送行政院,4月底可能送立法院審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