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推3座滯洪池建「水域光電」
李淑蘭 孟昭權 / 高雄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推動綠能發電,高雄市利用郊區的滯洪池建置水域光電,三座滯洪池每年供電1500萬度,每天可供4千戶住家使用。不過,有民眾擔憂,光電模組蓋在滯洪池上方,影響防洪和清淤功能,以及生態景觀。水利局強調,光電模組面積不大,規劃兼具生態休憩與防洪,不會因發電喪失原功能性。
水池上浮力式太陽能光電模組,正進行最後檢測調整,這座位在高雄岡山的典寶溪B區滯洪池,是水利局規劃三處水域發電、其中一處,預計這個月開始運轉蓄電,附近民眾相當期待。
典寶溪B區滯洪池42公頃面積,光電模組佔2.4公頃,另外,前鋒子光電模組7.6公頃、永安滯洪池5公頃,總計可每年供電1500萬度,每天提供4千戶住家使用,不過,太陽能光電模組覆蓋水池上方,有民眾擔憂,妨礙滯洪池清淤,也影響動植物生態。高雄市水利局代理局長韓榮華表示會持續監測,「太陽能發電既然是綠能,我想我們會同時關心,確保生態的永續發展。」
水利局強調,光電模組所佔水域面積不大,可移動清淤,不影響滯洪池既有防洪作用,而且滯洪池區域綠化如同公園,兼具觀光遊憩功能,生態保護也在規劃之內。
水池上浮力式太陽能光電模組,正進行最後檢測調整,這座位在高雄岡山的典寶溪B區滯洪池,是水利局規劃三處水域發電、其中一處,預計這個月開始運轉蓄電,附近民眾相當期待。
典寶溪B區滯洪池42公頃面積,光電模組佔2.4公頃,另外,前鋒子光電模組7.6公頃、永安滯洪池5公頃,總計可每年供電1500萬度,每天提供4千戶住家使用,不過,太陽能光電模組覆蓋水池上方,有民眾擔憂,妨礙滯洪池清淤,也影響動植物生態。高雄市水利局代理局長韓榮華表示會持續監測,「太陽能發電既然是綠能,我想我們會同時關心,確保生態的永續發展。」
水利局強調,光電模組所佔水域面積不大,可移動清淤,不影響滯洪池既有防洪作用,而且滯洪池區域綠化如同公園,兼具觀光遊憩功能,生態保護也在規劃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