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鳥學會調查 桃園光電埤塘雁鴨消失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桃園市野鳥學會11月開始,四度調查現8座光電埤塘和46口光電預定地,發現種電埤塘簡很少,除了持續調查紀錄,也呼籲市府停止錯誤政策。
鳥友在進行守護埤塘調查時,意外發現罕見的白眼潛鴨在埤塘悠遊,趕緊拍下影片和照片,這也是白眼潛鴨第一次在桃園被紀錄到。而桃園市野鳥學會11月開始4度調查現有54口埤塘,發現8座光電埤塘只剩鷺科,完全看不到雁鴨科、潛鴨屬。
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 吳豫州說:「把這埤塘進行光電板的設施,只是沒想到這些埤塘竟然是冬季雁鴨科鳥類度冬最好的地方。」
每年11月到2月是候鳥來桃園旺季,桃園市野鳥學會動員超過20名志工,發起「守護桃園埤塘野鳥調查大賞」活動,除了呼籲市民一起加入調查行列,守護全桃近2千座埤塘,也擔憂埤塘種電計畫影響候鳥棲息與數量。
鳥友 陳正賢表示,「魚不來了鳥怎麼會來呢?鳥是食物鏈高級的消費者,所以說鳥對我們人類來講是非常重要,牠是一個環境監測的指標。」
桃園市經發局長 郭裕信說:「野鳥學會如果調查出來我們會採納,然後做為未來我們第二階段推動埤塘光電的時候,我們選擇埤塘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之一。」
桃園市野鳥學會調查發現,光電板鋪設後,埤塘水域變小,不但雁鴨科、潛鴨屬掛零,棲息野鳥數量也變少,希望市府懸崖勒馬、停止錯誤政策。而市府回應,會尊重各個團體意見,靜待野鳥學會2月份調查報告出來,也會評估採納。
鳥友在進行守護埤塘調查時,意外發現罕見的白眼潛鴨在埤塘悠遊,趕緊拍下影片和照片,這也是白眼潛鴨第一次在桃園被紀錄到。而桃園市野鳥學會11月開始4度調查現有54口埤塘,發現8座光電埤塘只剩鷺科,完全看不到雁鴨科、潛鴨屬。
桃園市野鳥學會理事長 吳豫州說:「把這埤塘進行光電板的設施,只是沒想到這些埤塘竟然是冬季雁鴨科鳥類度冬最好的地方。」
每年11月到2月是候鳥來桃園旺季,桃園市野鳥學會動員超過20名志工,發起「守護桃園埤塘野鳥調查大賞」活動,除了呼籲市民一起加入調查行列,守護全桃近2千座埤塘,也擔憂埤塘種電計畫影響候鳥棲息與數量。
鳥友 陳正賢表示,「魚不來了鳥怎麼會來呢?鳥是食物鏈高級的消費者,所以說鳥對我們人類來講是非常重要,牠是一個環境監測的指標。」
桃園市經發局長 郭裕信說:「野鳥學會如果調查出來我們會採納,然後做為未來我們第二階段推動埤塘光電的時候,我們選擇埤塘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之一。」
桃園市野鳥學會調查發現,光電板鋪設後,埤塘水域變小,不但雁鴨科、潛鴨屬掛零,棲息野鳥數量也變少,希望市府懸崖勒馬、停止錯誤政策。而市府回應,會尊重各個團體意見,靜待野鳥學會2月份調查報告出來,也會評估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