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少子化問題嚴重,甚至被點名為國安問題。政府想鼓勵民眾多生育,但根據勞動部的統計資料卻顯示,在職場上對於懷孕婦女來說,還是不乏性別歧視。以去年性別工作平等的申訴案件來看,440起案件中,有160件左右就和懷孕、生育有關。 因應少子化,政府推出托育、生育等補助政策,要鼓勵民眾多生小孩,但是在職場上,「懷孕」婦女,卻常常發生不平等對待。根據勞動部「性別工作平等」申訴統計,近五年的申訴案件中,和「懷孕」、「生育」有關的,都超過25%以上。 其中前三名,是和「結婚懷孕,就該離職或留職停薪」、「育嬰留停」、以及「安胎休養」有關,可以看得出來,「孕婦」從懷孕到產後都承受不小壓力。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 黃怡翎== (雇主)不願意去負擔相關的一些 例如說像產假的 這樣的一個責任 包括說 她可能要請產假 那就可能會被惡意的解雇 或者是說 他會故意刁難 讓他去 調動她的職務 讓她自己自行離職(等等) 這樣的情形發生 從任意調動職務、到惡意解聘等狀況,這些事情在各行各業都時有所聞。對此,新北市勞工局認為,這都是不該發生的事。 ==新北市勞工局就業安全科長 陳兆年== 不能因為她懷孕的因素 對於她在這個所謂的升遷 考績 或是甚至資遣 或是解雇的 這樣的一個結果 去做一些差別的對待 依照目前 性別工作平等法的規定 最高可以處150萬元的處罰 在政府高喊要「拚生育」同時,職場上卻可能對懷孕、生育民眾產生歧視,勞工局提醒民眾,如果發現自己因為懷孕、生育等相關事宜,影響到工作升遷、職務改變等等,那一定要申訴,要是案件成立,最高可罰150萬。 記者 曹晏郡 陳昌維 台北報導
勞部資料:職場對懷孕婦女 仍有性別歧視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