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至今 香港群眾運動能量凝聚漸瓦解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香港特首選舉,再過3天就要進行,但其實從2014年佔中運動發生之後,香港的群眾運動已經出現變化,佔中那種大規模能量凝聚逐漸瓦解,反抗活動變得邊緣化,香港出現的無力感,在香港的台灣人,也有深刻的感受。
嫁到香港的Mandy ,5年來覺得香港人對選舉這件事,沒太大興趣,以這次香港特首選舉來說,除了電視媒體報導外,日常生活完全無感,討論也不多,因為除了香港人對特首沒有投票權之外,連有投票權的1200位選舉委員,多半也不是香港人可以決定。
==在港台灣人 Mandy==
那也沒辦法
因為他們沒有辦法
表達出自己的心聲
都是依靠北京那邊去點選
他們可能心目中已經有的人選
來自台灣的何明彥和李鈺仁,則是2014年到香港大學讀書,他們正好在佔中運動的浪頭上,親身體會過佔中的激情和熱血,但2年多過後,卻也深刻感受到香港後續的社會能量起了變化,中港政府以拖待變的手法,成功消磨了群眾運動力道,加上中資快取代香港政經自主權,香港已難以鬆脫。
==港大政治系台生 何明彥==
長時間的佔領抗爭運動力量
愈來愈少了
變成就是說短時間的暴動
就是一時的激情
但是不會有那種長時間的一種決心
==港大經濟系台生 李鈺仁==
這種感覺香港的影響
慢慢都會在台灣看到
譬如說資金的流入
不管是有沒有政治目的上
就會是中國
曾經到台灣擔任訪問學的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成名,對香港社會運動的演變,也感到憂心,民主力量的削弱,從北京人大釋法,取消直接民選的議員資格,無視香港司法;富商肖建華失踪和銅鑼灣書店五人被消失事件,已破壞陸方不得在港執法的規定,衝擊一國兩制,衝擊香港公民的自由價值。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成名==
假如林鄭月娥當選
我覺得中港矛盾就會愈來愈深
中聯辦北京在幫她拉票
她的路線就是北京的路線
打壓香港很多的所謂的核心價值
跟核心的制度
由香港中產階級組成的325位選舉委員,已經共同表態,要支持民調最高的候選人曾俊華,反對北京支持的林鄭月娥,這是香港過去4屆特首選舉,前所未見。
記者 李曉儒 吳其昌 香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