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社區公共保母不停辦 朝小型化推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社會局推出「社區公共保母」政策,但傳出人事成本過高,讓政策打算喊停,上午社會局澄清,會繼續推動,並向衛福部提出試辦計畫,也呼籲中央可以修正法令。
被送來舊庄國小公共保母的小嬰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捏黏土,有些小朋友則自己玩耍,台北市從104年試辦三處社區公共保母,依法有要有兩名專任托育人員,並設置1名專任主管人員,負責經營的民間團體表示,法令規定主管只能做行政工作,不能照顧小孩,讓人事成本大增。
==新北市中華民國嬰幼兒發展學會理事長 周秀欽==
真的人手上面 是比較會缺乏的
我們會認為說
是不是有多一位主任
或者是行政人員 都能夠下去代班
這樣子的話就可以減輕
我們人事的費用
傳出人事成本過高,導致北市社會局要暫緩政策,局長許立民澄清沒有這回事,但也指出現行法令,規定要設專任主管,確實造成營運壓力大,因此希望修法,才有利於推動符合成本效益的托育服務模式。
==台北市社會局長 許立民==
來爭取說 這個用試辦計畫的方式
讓整個把小型化 社區化
這個托育方式 能夠進展得更順利
北市社會局指出,與衛福部就相關議題開了四次會,仍沒有結論,目前會向中央申請試辦計畫,希望用實際操作說服中央,小而美的托育可能較符合社區需求。
記者 林靜梅 吳嘉堡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