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電子收費近2年 呆帳已逾2億元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高速公路電子收費上路快要兩年了,到底效益如何?今天有立委抨擊,過去人工收費時代的呆帳七年才兩千多萬,現在不到兩年就暴增到兩億,還要給遠通代辦費, 算算國庫一年少收十億。
一輛輛汽車通過門架、自動感應,國道電子收費到年底就上路兩年了,電子儀器的效益卻遭到質疑,因為人工收費時代,七年呆帳才2744萬,改成電子收費後不到兩年就超過兩億,等於一年暴增26倍。
==國民黨立委 楊麗環==
用電子來計程收費
這個沒收到的金額相當龐大
所以現在怎麼處理呢
==交通部長 陳建宇==
開車的人 他車牌上去做掩蔽塗黑
這個部分 現在是有一個淨牌專案
一直在做處理
除了呆帳增加,改用電子收費後,雖然省下收費員一年大約十億的人事費用,但國庫卻要給遠通電收超過15億的委辦費,在加上短收的金額,國庫等於短收十億,電子收費的效益也被立委質疑。
==民進黨立委 葉宜津VS高速公路局長 陳彥伯==
國庫用電子收費 反而差了十億
像現在計程以後
用這個十億的人工
是沒辦法達到計程收費
好啦 你不要這樣算
這樣沒完沒了
高公局表示,雖然國庫短收,但電子收費實施後,民眾不必在收費站塞車,也達到時間及減碳的效益,至於橫向國道是否收費的檢討,高公局預計最近會舉行公聽會,在年底前提出報告。
記者 林珍汝 郭俊麟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