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交趾陶名家葉王 6件作品列國寶審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出生在'清道光'年間的台灣'交趾陶'名家「葉王」,作品曾經在1900年、在巴黎展出,當時被認為是「東方絕技」,還被法國羅浮宮典藏。而在台灣,目前以台南學甲的'慈濟宮',保存最多'葉王'的創作,目前已經進入了國寶審查的程序,下個禮拜的審查會,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組、私人所有的國寶。 出自台灣交趾陶第一名家「葉王」之手的胖瘦羅漢,姿態各異,卻同樣流露慈祥的神態。另外加官晉祿和合境平安這四尊裝飾在廟頂的交趾陶人像,雖然歷史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但依然風采不減,現在全都要申請登錄為國寶。 ==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導覽員 楊宜蓉== 看他從帽子上面的裝飾品 還有他的人物表情 還有以及他的袖子 你看 做得很飄逸吧 因為他放在廟頂 他製作那種風吹的效果 就是很柔軟 很自然的飄動 台南學甲慈濟宮在1860年整建廟宇時,聘請葉王以交趾陶裝飾壁堵和廟頂。當時葉王才三十多歲,創作力正值巔峰,兩百多件作品涵括宗教神明和歷史小說人物,相當精采。不過這批作品在民國69年被偷走58件,雖然後來找回36件,但廟方驚覺古物保存不易,索性將葉王作品從廟頂拆下,另外設置「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展示。 ==學甲慈濟宮董事長 邱福進== 我們這裡現在宮內宮外 有249件(葉王)的作品 現在在文化館這邊有103件 一般私人所有的古物,通常因為轉手買賣,使得資料殘缺不全,不容易通過文資審查。但慈濟宮的葉王交趾陶,因為保存狀況不錯,再加上來源和創作者相當明確,在2008年就被當時的台南縣文化處指定為一般古物。現在更進一步提報到文化部,進入國寶審查程序,如果審查通過,這將是台灣第一組私人所有的國寶。 呂宗芬 陳顯坤 台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