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奈米碳管 大電視變得輕薄短小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很多人都希望家裡的客廳中,能有一台大尺寸的電視,不過大尺寸的電視不是體積過大,就是價格太過昂貴,奈米科技的發展,在不久的未來可以讓您輕鬆擁有高畫質、體積小的大尺寸電視機。 在忠孝東路和基隆路口的這個大型電視,是使用真空螢光管製作的,解析度較接近一般電視,造價在六千萬左右,火車站附近還有一個尺寸更大的,價值上億。 另外,再看看這個使用一顆顆藍光、紅光、及綠光發光二極體led拼湊而成的大型螢幕,造價也是數千萬,這些大型的螢幕同樣是身價不菲。不過奈米科技的發展,可能讓這些大電視的價格一落千丈。 (這兩種技術成本很高,LED需一顆一顆的接,用奈米碳管可使用一次製程,會便宜很多,奈米碳管本身也有很好的發光亮度,很有競爭力。) 奈米碳管是在1991年時,由日本NEC公司首度發現,1995時,奈米碳管被証實了具有場發射的特性,而且呈像品質類似傳統的映象管CRT顯示器。 (奈米碳管的優點是材料很細小,加上了電場之後,容易發射電子,類似尖端放電,所得到的電子,加速,來撞擊可以發光的材料,如螢光粉,我們就可以利用奈米碳管容易發射電子的特性來做顯示器。) 我們每天在家看的映像管電視,其實也是應用類似的原理,利用電子槍發射電子束,掃描螢幕發光,所以當螢幕的尺寸愈大,電子槍與螢幕的距離就需愈長,體積也就愈龐大,後來為了輕薄短小的需求,研究人員使用IC技術做成的尖端發射電子,同樣具有場發射的特性,但IC製程昂貴,不易量產,而奈米碳管的發現,讓原本陷入瓶頸的場發射顯示器研發重新燃起希望。 (對場發射顯示器來說,奈米碳管是一個新的技術,40吋到60吋之間,LCD、CRT不適合,電漿電視有競爭力,而奈米碳管因為具有製程便宜,而且能量效率高、省電,更有競爭力。)q,更有競爭力。 目前奈米碳管場發射顯示器因為現階段奈米碳管材料昂貴和電子發射的穩定性兩大關鍵技術尚未突破,所以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量產,研究人員預估,大概還需三到五年的時間,奈米碳管場發射顯示器才有辦法從實驗室跨到大賣場,讓民眾享受高品質、體積小而且省電的大尺寸電視。公視新聞陳姝君馬台興採訪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